元宵灯节风俗:起源由来、传承历史、寓意传说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关于元宵灯节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这么一个神话故事:古时候,一只天鹅降临人间,被猎人射伤了。玉皇大帝非常恼怒,在正月十五派天兵天将下凡,要把地上的人畜全部烧死,为他宠爱的天鹅报仇。巨大的灾祸就要降临人间,一位仙人冒着生命危险,前来相救。他对人们说:“正月十五晚上,你们家家户户燃起火把,亮起灯笼,便可免此厄运。”随后,仙人上天去报告玉皇大帝,说是已经火烧人间了,不必再劳天兵天将的大驾。玉帝率众神到南天门一看,人间果然是火光冲天,一片通红。这样骗过了玉皇大帝,人间才免遭灭顶之灾。从此,每年正月十五张灯、观灯就成为习俗流传到今天。

元宵灯节形成后,历朝历代都是年中的一大盛事。南北朝时,南朝梁简文帝目睹元宵灯节盛况,写下了著名的《列灯赋》。隋代,每年正月,万国来朝,朝廷将这些外国使者留到十五日,观看灯会,以显示中华之富庶。隋炀帝曾有一诗,描写当时元宵灯会之盛景: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幡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到唐代,元宵灯节成为固定假日,灯节从汉代时的一天增加到三天。唐代京城长安历来实行宵禁,夜晚不许人们出门,但唯独在元宵节期间的三个晚上解除禁令,以便让百姓看灯。节日之夜,长安城十里长街,游人如云,热闹非凡。崔液《上元夜》诗云:“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中“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两句更是脍炙人口,以致“火树银花”一词成了后来比喻灯光烟火绚丽灿烂的一个成语。

唐代国力强盛,社会富足,元宵灯会也成了王公贵族争强斗富的场所。据《开元天宝记事》记载,唐明皇李隆基下令建造了一座高一百五十尺的大灯楼,光照长安。杨贵妃的姐姐韩国夫人不甘示弱,特意制作了一座“百枝灯树”,灯树高八十尺,“竖立高山,上元夜点之,百里皆见,光明夺目”。

到了宋代,上元张灯之俗更为繁盛。宋太祖赵匡胤下诏元宵灯节从三夜增加到五夜。我们从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中,可看到当时元宵佳节的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代元宵节期间,官府鼓励市民前往观灯,规定凡到御街观灯者赐酒一杯。因此观灯者人山人海,通宵达旦。统治者以灯节来炫耀歌舞升平,却往往给穷苦百姓造成负担。《晁氏客话》就记载了这么个故事:北宋福州太守蔡襄强令灯节民家每户点灯7盏,当时有个叫陈烈的文人,做了一个一丈多高的巨灯,上面题诗一首,予以讽刺:“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

宋代文学家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也记述了一则有关灯节的故事:有个叫田登的人做了州官,为了避他的讳,不许别人说“登”字,“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由于“登”与“灯”谐音,所以连“灯”也不许老百姓说,“点灯”只能叫“点火”。到了元宵节放灯时,他叫人贴出布告:“本州依例,元宵放火三日。”当地老百姓讥讽他是个“放火州官”。一句讽刺当权者为非作歹的成语“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直流传至今。

舞龙灯和舞狮子也是元宵节中传统的娱乐活动。舞龙起源于祈年求雨,后来成为上元传统节俗。每到元宵节,各地都组织舞龙灯,长长的龙身,蜿蜒扭转,龙身里灯光闪烁,流光溢彩,其景十分壮观。舞狮也是一项富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活动。舞狮一般由两人合作表演,另外还有一位扮作武士,手持彩球逗引,再配以锣鼓,铿锵有力,惟妙惟肖。

说元宵节,不能不说吃元宵。元宵俗称“汤圆”、“汤团”或“圆子”、“团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元宵用糯米面做成,有包馅和不包馅两种,包馅的元宵可甜可咸,甜的花样很多,白糖、核桃、芝麻、豆沙、枣泥、山楂、水晶(冰糖),皆可入馅;咸的有肉的和菜的,随人口味,各具特色。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大约形成于宋代。元宵的外形团团圆圆,正月十五的月亮也团团圆圆,月圆人团圆,因此元宵作为节令食品,还具有象征团圆、和睦、美满、幸福之意。

宋代周必大《元宵浮圆子》诗中说:“今夕是何夕?团圆事事同。”今天台湾还有一句妇孺皆知的民谣“吃了汤圆好团圆”。从古至今,元宵节负载了人们多少美好的祝愿和祈望!

点击查看 节日大全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