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特有的风俗之一:捣衣_详解:中国朝鲜族的由来
文章目录: 1、朝鲜族特有的风俗之一:捣衣 2、详解:中国朝鲜族的由来 3、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4、朝鲜文化:朝鲜族千人针的来源 5、朝鲜族特有的礼仪..
长鼓舞也叫作“杖鼓舞”,是朝鲜族自娱和娱人经常跳的舞蹈。长鼓舞用的鼓是两面的,但是两面的音高是不同的。长鼓起源于高句丽,隋唐时期,我中原称长鼓为“都昙鼓”“毛员鼓”和“腰鼓”,当时虽未有长鼓之名,但实际已用于宫廷九、十部乐的高丽、天竺、龟兹、西凉、疏勒、高昌诸乐中。宋代长鼓以“杖鼓”之名载入史册。
长鼓为朝鲜民族音乐的主要打击乐器,在朝鲜族音乐和舞蹈中起重要作用。长鼓分为长鼓、舞蹈长鼓等几种。形状是两头粗、中间细,左边鼓筒直径比右边鼓筒直径长1厘米,右边鼓皮薄,左边鼓皮厚。
长鼓的右边用一根饰彩穗的竹条敲,左边用手,右边声高左边声低,能敲击出丰富多彩的节奏。
朝鲜族长鼓为两面鼓,其两端音高不同,女性长鼓舞风格优雅,男性长鼓舞活泼潇洒。现代长鼓舞有两种击打法:一为舞者用鼓鞭兼用鼓槌;一为只用鼓鞭不用鼓槌。前者开头只用鼓鞭按慢鞭拍子边击边舞,鼓槌插在长鼓上,舞至高潮时,方抽出鼓槌进行技巧表演。后者则持鼓鞭随乐起舞。
长鼓舞脱胎于传统的“农乐舞”,长鼓作为民间打击乐器,在农乐舞队里由长鼓手击打,起伴奏和渲染气氛的作用。当情绪高昂时,长鼓手常常随着众人一同起舞,在起舞时侧重于击鼓的形体动作,逐步创作出挎跳“大蹦子”等技巧,由此被称为“长鼓演戏”。后经历代艺人改进,长鼓舞在20世纪初期以独立的表演形式从农乐舞里脱颖而出。
长鼓的表演以柔软的扛手、伸肩、鹊雀步等动作为主,以肩挎长鼓,右手持鼓鞭,边跳边敲鼓的形式表演,身、鼓、神融为一体,高度协调统一。
在舞蹈中,两只手同时击打鼓的两面。一只手用一尺长的鞭敲打着高音鼓面,另一只手拍打低音鼓面,由于鼓的音高不同,节奏也不同,变化多端的鼓点和着优美的舞姿,使人格外的兴奋和愉悦。长鼓舞的特点,常常是由慢板起拍逐渐加快,几经跌宕,最后结束在飞快的旋转里,戛然停止,使人热血沸腾、非常激动人心。
舞蹈有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多种形式。新中国成立后,长鼓舞经朝鲜族舞蹈家们的精心改编,增添了新的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使这一艺术形式日趋完善。
文章目录: 1、朝鲜族特有的风俗之一:捣衣 2、详解:中国朝鲜族的由来 3、朝鲜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4、朝鲜文化:朝鲜族千人针的来源 5、朝鲜族特有的礼仪..
朝鲜族的宗教 朝鲜族信仰土俗神,有图腾崇拜和始祖崇拜。 有祭祀祖先的风习。 祭祀分为“周年祭祀”、“生日祭祀”和“节日祭祀”三种。 解放前在朝鲜族地区人们普遍..
朝鲜族家庭中成年人去世,亲朋邻居都去吊丧,先向遗体三叩首,再和丧主互叩首,说些安慰的话。 前去吊丧的人带一些丧礼,过去带一两包蜡烛,现在多带瓶酒。 现在城市已..
“农乐舞”俗称“农乐”,流传于东北三省等地的朝鲜族聚居区。历史可追溯到古朝鲜时代春播秋收时的祭天仪式中的“踩地神”。 农乐舞分为十二部分。朝鲜族农乐舞,以象帽..
刀舞,是一种由剑舞演化而来的舞蹈。关于刀舞的由来,还有一段令人神往的传说。 新罗国有位名叫黄昌郎的壮士,7岁的时候就能挥舞长剑表演,气势如虹。他一人来到百济市..
长鼓舞也叫作“杖鼓舞”,是朝鲜族自娱和娱人经常跳的舞蹈。长鼓舞用的鼓是两面的,但是两面的音高是不同的。长鼓起源于高句丽,隋唐时期,我中原称长鼓为“都昙鼓”“毛..
禁忌 朝鲜族喜吃狗肉,但有个禁忌,婚丧及佳节不杀狗,不食狗肉。 节日 朝鲜族民间节日有“元日”(春节)、“上元”(元霄节)、“寒食”(清明节)、“端午”(农历..
朝鲜族的饮食 朝鲜族家常便饭包括米饭、汤、菜等。 汤是日常饭食中必备的,种类多达三十多种。日常喜喝大酱汤,三伏天多凉汤,还喜欢吃辣椒酱。 朝鲜族菜肴种类颇多,..
朝鲜族的服饰 朝鲜族喜欢穿素白衣服,所以有“白衣民族”之称。 妇女着短衣长裙,其服装特点是斜襟、无钮扣,以长布带打结,裙子腰间多皱褶。 有短裙、长裙之分。男子..
朝鲜族的居住环境 朝鲜族的村落多位于山坡下的平地上,房屋一般面向东南、南或西南。 房屋无院子,构造多以木搭架,屋顶由四个斜面构成,用稻草、谷草或瓦片覆盖。 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