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舞(云朵子、地游子、地飘儿、跑花灯):起源由来、风格特点、文化内涵
荷花舞是汉族民间舞蹈之一,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是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遗俗和农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间荷花舞文化的历史人文环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
荷花舞是汉族民间舞蹈之一,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是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遗俗和农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间荷花舞文化的历史人文环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荷花舞”原名“云朵子”“地游子”,又称“地飘儿”“云影子”“地云子”等,随着历史的变迁也叫“跑花灯”“莲花灯”“荷花舞”。源于周族的赛社祭祀活动,在巫文化的影响下变成一种“祈雨”的巫神活动。西峰区内庙宇较多,道教文化盛行,每逢庙会或春节时,社火队都排演“云朵子”。它是民间社火中长期保留的娱乐节目。荷花舞集曲艺、音乐、纸扎、民间美术于一体,从“云朵子”“云影子”“莲花灯”等民俗观念酝酿成的汉族民间舞蹈,不仅仅是西峰区域历史,也是中国农耕文化源头地的历史遗存,它是中国农业文明在汉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产物。
荷花舞的特征是道具别致,由云盘、云朵、油灯、莲花构成的舞具,民俗意味性极强,反映了周代农耕活动的文化内容。云盘象征甘霖,云朵象征四海太平,油灯象征五谷丰登,莲花象征祥和润泽。由此构成的意念来自周代祭祀中的赛社活动,象征远古农耕者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存的企盼,期冀风调雨顺,太平盛世的民间观念。
荷花舞有龙摆尾、燕穿梭、十字套的队形变化,它的艺术价值是壮观中寓柔雅,轻捷中有平稳,所以又称“地飘儿”“地游子”,这种艺术表现形式不仅表现了农耕民族对主宰降雨的龙的崇拜,还以燕子的穿梭寓意生机和甘霖普降及剪子股的十字花套队形表示太平,表达汉民族文化的心态和灵魂的舞蹈创造,是地方传统文化对远古龙、凤文化的传承,是中国古文化对地方民俗的渗透。
荷花舞的发源、演变传承经历了一个漫长历史。在群众中产生了艺术感染和心理共鸣,同时影响扩展到周边的宁县、庆城县、正宁县等地,方圆几百里。它的着装古雅,色彩大红大绿,足踩黄土地,云朵齐裸骨,一扭一摇一弯的舞步,油灯忽悠不熄不灭的功夫,舞姿把功夫用在以腰带动云盘、荷花的转动上,披纱轻飘,甩袖悠然的轻盈舞姿,如同水上荷花摇曳,这种独树一帜的民间特色舞蹈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荷花舞是汉族民间舞蹈之一,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是周先祖公刘开创中国农耕文化的起源地。周代的遗俗和农耕文化是孕育出民间荷花舞文化的历史人文环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