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岁、除夕和年风俗的起源、由来历史:寓意传说
祭祀以后,就是“分岁”。祭桌上撤去红色围巾,堆满的菜肴可以不必移动,只搬过凳椅,便成饭桌。众人团团围坐。据台饮嚼,大快朵颐。也有邀同至亲好友前来一齐分享乐趣的..
祭祀以后,就是“分岁”。祭桌上撤去红色围巾,堆满的菜肴可以不必移动,只搬过凳椅,便成饭桌。众人团团围坐。据台饮嚼,大快朵颐。也有邀同至亲好友前来一齐分享乐趣的。这顿丰富欢喜的聚食,就是“分岁”,有大家“分”享“丰年”的意思。也有人把它称为“团年饭”,有一家大小“团聚”过“年”的味道。
分岁也好,团年也好,都不过是一事的两种解释,唯独有一件事却为两者所共通,那就是人人在分岁、团年、修祭“五脏庙”的时候,千万不能动筷去夹桌面上的“鱼”。这鱼代表“富裕”和“有余”,象征来年“财富与幸运”,它属于一种摆饰,是碰不得的。而且这习惯还会一直维持到新年以后的一段日子。
至此,“年”已进入高潮。它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在很古很古的时代,我们祖先曾经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这种猛兽名字叫“年”,头如狮子一样威武,身躯像牛一样肥壮,力大无比,发怒时一声吼叫,足以引致山摇地动。
“年”不但捕百兽为食,而且每当冬季天寒地冻,山中食物短缺的时候,还会跑出深山,窜进人居的村庄,猎食人和牲畜,弄得百姓惶惶不安。
人和“年“周旋,有很长的时间。不知经过多少岁月,人渐渐发现这猛兽的弱点,它害怕三种东西,一是红颜色,二是火光,三是响声。因此人就想出办法,在冬天“年”将来侵袭的时候,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着火堆,夜里还通宵不睡觉,打打敲敲闹得震天价响。这夜,“年”下山窜进村庄之后,只见家家户户门前有红色和火光,害怕得扭头就跑。人见“年”跑,更加劲敲打吼闹。“年”跑进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夜过去了,天明了,人人高兴地互相祝贺道喜。大家还张灯结彩,杀鸡宰羊,饮酒摆宴,欢庆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点灯燃烛,敲锣打鼓;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也互相祝贺道喜。相沿成习,一代一代流传下来,这就是“过年”。这日子,就是现在的年三十和大年初一。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大家已不再工作,这是属于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包水饺,南方人做年糕。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征兆。
除夕的高潮是年饭后长辈分发“压岁钱”,父母发给儿女,嫂嫂塞给小姑,叔伯递给子侄,互祝新春快乐,万事如意。以后,就是一家人共度这一年中最后的一晚,“守岁”直到凌晨。
接着,便是张贴春联和门神,并关上家中大门。要到第二天初一早上,才开门“接财神”。
门神两字,最早见于《礼记·丧服大记》郑玄注:“释菜,礼门神也。但只是抽象概念,还没有具体的名字。后人有认为是成庆(古勇士),或荆轲的,多数说法则认为早期的门神是神荼、郁垒。
传说黄帝时,有“神荼”、“郁垒”能捉鬼,常在度朔山章桃树下检阅百鬼,对那些无理害人的恶鬼,就用草绳把它捆起来,给老虎吃。到了汉代,就形成风俗,县官们常于除夕之夜,在内门旁饰以桃木雕人悬挂草绳,并画老虎于门,用来以抵御所谓凶鬼。
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心情不好,常常听到卧房外面拖砖掷瓦,鬼魅呼叫。闹得三十六宫、七十二院夜夜不安,他很害怕,把这事告诉了群臣。秦叔宝出班奏道:“臣生平杀敌如切瓜,收尸像聚蚂蚁,还怕鬼魅吗?愿和胡敬德全副武装立宫门外把守。”李世民同意,当夜果然无事。为了免除他们两人每天守夜不睡觉的辛劳,于是画两人全身像,手执玉斧,腰系鞭、链、弓、箭,威风凛凛,一如平时,悬贴在各屋左右门上,邪祟从此绝迹了。后代沿袭这个办法,把二人画像也当了门神。
梁宋懔《荆楚岁时记》已把神荼、郁垒画在门上,当是门神故事最早的题材。唐朝以后,以画秦琼、敬德像作门神画最普通,但已是较后的事了。此外门神又有作门丞、户尉名称的,也有画赵云、赵公明、燃灯道人、杨滚等人像的,种类很多,都是各地百姓所创造的,但并不普遍。
祭祀以后,就是“分岁”。祭桌上撤去红色围巾,堆满的菜肴可以不必移动,只搬过凳椅,便成饭桌。众人团团围坐。据台饮嚼,大快朵颐。也有邀同至亲好友前来一齐分享乐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