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中秋节风俗:起源由来、传承历史、寓意传说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仲秋八月,秋高气爽,月色皎洁,万里澄彻,有如明镜高悬。每逢中秋佳节,亲朋团聚,共赏明月,此乃人生一大乐事。“花好月圆”,是中国人的一种美好情思。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每逢中秋之夜,人们要拜月、祭月、赏月,民间还流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你知道八月十五为什么叫中秋节?中秋节又是怎么来的呢?

一年分为四季,农历的七、八、九三个月为秋季,而八月十五正好在秋季的中间,所以便称为“中秋”。

关于中秋节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其中最有影响的大概要数“嫦娥奔月”了。相传远古时候,有十个太阳出现在天空,晒得大地直冒烟,天下百姓难再活下去。这时,有个叫后羿的男子,力大无穷,他同情受难的百姓,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最后一个太阳认罪求饶,后羿才息怒收弓,严令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从此,后羿的名字传遍天下。后来,他娶了个妻子叫嫦娥,这嫦娥非常美丽贤慧。夫妻相亲相爱,生活美满幸福。嫦娥心地善良,常把丈夫射来的猎物接济乡亲,乡亲们都夸后羿娶了个好媳妇。

有一天,后羿射猎途中,碰见一个老道士。这老道士赠给他一包不死药。这药吃后就能长生不老,成仙升天。可是后羿舍不得自己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不愿自己一个人上天。回家后,他把不死药交给妻子藏在首饰匣里。

那时候,有不少人跟着后羿学艺,其中有个叫逢蒙的人是个奸佞小人,想偷吃后羿的不死药。这一年的八月十五日,后羿又带着徒弟们出去射猎了。天近傍晚,逢蒙偷偷地闯进嫦娥的卧室,威逼嫦娥交出那包不死药。嫦娥迫不得已,把不死药全部吞下。顿时,嫦娥身轻似燕,冲出窗口,直上云天。可她一心恋着丈夫,就飞到离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安了身。

后羿回家后,不见妻子,忙向侍女打听,才知道事情的经过。他焦急地冲出门外,只见天上的月亮比往常更亮更圆,就像妻子在看着自己。后羿思念妻子,心痛欲裂,默默流泪。他让侍女在院内月下摆上供桌,上面放上嫦娥最爱吃的各种水果,遥祭远去的妻子。乡亲们也在各家院内摆上供桌和水果,遥祭善良的嫦娥。以后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因八月十五时值中秋,人们就把这一天定为中秋节。

传说毕竟是传说。其实,中秋节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祭月典礼。古时候,每年春天播种前要进行“春祈”活动,以祈求土地神赐予五谷,到秋季八月中旬,正是收获的季节,要拜谢土地神,这就是“秋祀”。秋祀是一种仪式,不仅要拜土地神,还要拜月神。因为古人认为五谷丰收离不开月亮,如果没有月亮赐予露水,没有月亮圆缺以计农时,丰收也是不可能的。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意思说,天子在春天祭日,在秋天祭月,祭日在早晨,祭月在夜晚。可见,早在先秦时代,就有帝王在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到魏晋时代,史书上便出现了赏月活动的记载,《晋书》上说:“谕尚书镇中渚,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这其实就是一次中秋夜的水上赏月之游。唐代盛行中秋赏月之俗,《开元遗事》记载:“中秋夕,上与贵妃临太液池望月”,唐玄宗李隆基曾下令在长安(今西安)太液池西岸筑一座高达百丈的赏月台,供他和杨贵妃中秋夜赏月之用,可惜此台在安史之乱中毁于战火,今尚存一台基遗址。唐代还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式定为“中秋节”。

宋代的赏月之风比唐代更盛。每逢中秋佳节,京城里所有的酒楼都装饰一新,出售新启封的好酒。街市上水果铺子堆满新鲜佳果,豪门显贵都在自家楼台亭榭中赏月,琴瑟鸣奏,至晓不绝。一般市民则争先占住酒楼上的最佳位置,以先睹月色为快,并“安排家宴,团圆子女”。

明清时代,到中秋之夜,家家设宴,以酬佳节。宫廷里的祭月活动更具规模。据说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修造的供皇家祭月的地方。北京的颐和园,也是清朝慈禧太后率大臣、后妃和宫女祭拜月神的场所。

自古以来,中秋被人们看作是亲人团聚的节日。“月圆”象征着“团圆”,即使有时虽亲人各在异处,但当一轮明月普照九州时,人们仍可两地遥望圆月,彼此默默为对方祝福。正如苏东坡的咏月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民间流行家家吃月饼的习俗,其寓意也与亲人团圆密切相关。月饼起源于中秋祭月时所用的糕点。“月饼”作为一个专用名称,最早见于宋代吴自牧的《梦粱录》和周密的《武林旧事》。到明代,各类书籍中出现了大量有关中秋节吃月饼的描述。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沈榜的《宛署杂记?民风》中“八月馈月饼”条的注说:“士庶家俱以是月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呼为月饼。”清代,月饼的制作更为精美,有的已成为驰名节令食品。《燕京岁时记·月饼》中说:“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

民间还流传着一些有关月饼来历的传说,其中流传较广的一种是:元朝末年,朝廷害怕老百姓起来造反,制定了许多苛刻的规定,严禁民间用铁制的武器,规定十家合用一把菜刀。朝廷的高压统治,使百姓恨之入骨。为了推翻元朝的残暴统治,江苏高邮人张士诚暗中串联,利用中秋节民间互相馈赠月饼的机会,在月饼里夹一张字条,约定中秋之夜举行起义。到八月十五的晚上,各家掰开月饼,看见字条,便纷纷夺取菜刀,揭竿而起。从此,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就一直流传至今。

现在,月饼已成为我国的传统糕点。由于我国制作月饼历史悠久,各地又采用不同的原料和工艺,也就形成了具有独特地方风味的月饼,其中最著名的有京式、广式、苏式、滇式几种。

点击查看 节日大全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