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泼水节风俗:起源由来、传承历史、寓意传说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泼水节,是傣族同胞的节日,傣语叫“楞贺尚罕”,即“六月新年”或“傣历新年”。一般是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节前后十天左右)举行。这时傣族地区旱季即将结束,雨季来临,草木发芽。因此,泼水节又是傣族送旧迎新的节日。到了节日这天,人们做一条木雕彩画的巨龙,作为节日的象征。傣族的龙和汉族的不太一样,傣族的龙有点儿像鸟,头尾高昂,也很美丽壮观。

关于泼水节的来历,傣族民间有一个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傣族地区有个凶恶的魔王,具有无上魔力,他抢占良家少女,霸占了七个姑娘做他的妻子。这七个姑娘不堪凌辱,决定联合起来报仇,要杀死魔王。有一次,她们把魔王灌得酩酊大醉,终于诱他说出了自己的致命弱点。魔王说:“我虽然有无上魔力,可如果有人拔下我的一根头发来,在我的脖子上一勒,我的头就断下来了。”这七个姑娘听后就假装把醉倒的魔王放在床上睡觉,小心翼翼地拔下魔王的一根头发,勒住他的脖子。果然,他的头像球一样滚下来。

可头颅却变成一团火滚动起来,滚到哪里,火就烧到哪里。其中一位姑娘猛地揪住了魔王的头颅,把邪火引到自己身上,其他六位姑娘轮流不停地一个劲地用水往她身上浇泼。浇呀泼呀,一直坚持了九百九十九天,终于把邪火扑灭。乡亲们从此也就没有了魔王的迫害,得以安居乐业。为了纪念这七位姑娘,傣族人民就把扑灭邪火的这一天定为泼水节。

泼水节的活动共进行三天。

第一天有堆沙浴佛活动,表示祈求丰收,不泼水。这天清早,男男女女都沐浴更衣,到寺庙拜佛,并在寺院中用沙堆起三五座宝塔形沙堆,约有三四尺高,沙塔尖上插几根缠着彩纸的竹枝,人们围塔而坐,聆听诵经和历史传说。人们还身穿节日的盛装,聚集在江边,看龙舟比赛,当龙舟在江上破浪前进时,船上不断传来“洪——窝、洪——窝”的芒锣声和“水!水!水!”的欢呼声,优胜者在芒锣和象脚鼓声中狂欢跳舞。

第二天最隆重,是泼水日。早晨,青年男女穿上美丽的服装,成群结队地上山采摘野花做花房。上午十时左右,妇女们各挑一担清水泼到佛像身上,为佛洗尘。接着,男女青年提着水桶,端着脸盆,互相追逐,你泼我洒,水花四溅,像一场激烈的“水战”,来表示互相祝福,免除疾病,风调雨顺。这就是有名的“泼水”活动。

也有人在水里滴上香水,桶内盆里插花枝,用花枝蘸水,在你肩膀上掸两下,一面用傣语说:“好吃好在”,也就是“祝你健康”的意思。接受别人泼水后,也可以用花枝蘸水在对方肩头掸掸,或在上轻轻拍三下。这是比较文雅的泼法。青年男女互泼就比较的“武”了,他们用瓢、盆、桶,互相追逐,迎着头、脸泼过去,被人泼得越多,说明受到的祝福越多,被泼的人也就越高兴。越是漂亮的男女,被人泼得就越多,不大一会儿就会被泼得浑身上下都湿透了。

在泼水节,人们在街头或路上,往往会碰到突如其来的水的“袭击”,彼此都很高兴,认为可以洗去一年的污秽,一年都平安。

泼水的风俗,早在公元八世纪就盛行于唐代的长安和洛阳。据《旧唐书·中宗记》说:“神龙元年十一月己丑,御洛城楼观泼寒朝。”又说:”景龙三年十二月乙酉,令诸司长官向礼泉看泼胡王乞寒戏。”《旧唐书·康国传》也说:“至十一月鼓午乞寒,以水相泼,盛为欢乐。”

泼水,泼人,被泼,都是未婚少女的事,姑娘一出嫁就不再参与了。她们连装束也会改变的,只穿白色衣裤,头上系一个衬有硬脂的高高的黑绸圆筒。背上大都用兜布背个孩子。她们也过泼水节,但只是来看看热闹。

第二天的晚上,还要举行盛大的游艺活动,游艺活动中免不了要有舞蹈。人们跳一种叫做“嘎漾”的舞,“嘎漾”是鹭鸶舞的意思,傣族人喜欢鹭鸶,在绿油油的田野上常可见到成双成群的鹭鸶。傣族少女,身穿色彩艳丽的筒裙,细腰秀颈,臂腕舞动,婀娜多姿,极似鹭鸶在舞蹈。

第三天是放“高升”和“丢包”。“高升”是将许多竹筒装入火药,绑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点燃后向高空飞升。“丢包”是男女青年的游艺恋爱活动。一个村寨或邻近村寨的青年男女,聚集在广场上,分成男女两组,相向而立,距离约二三丈远,用一个内装棉籽或沙草的约五寸见方的菱形布包对掷,嬉笑传情。开始双方乱掷,慢慢地便向自己中意的人掷去,随后情人们双双退出活动场地,另找地方倾吐爱慕之情。

泼水节一到,家家户户还在门框、窗户上贴各式各样的剪纸,还要做一种叫“毫咯素”和一种叫“毫烙粉”的食品。“毫咯素”也叫泼水粑粑,用糯米面和红糖、香花(傣语叫咯素)包在芭蕉叶中蒸熟;“毫烙粉”是用黄色香花(傣语叫烙粉)与糯米一起浸泡,然后蒸熟。蒸出的糯米成黄色,金灿灿的,人们也叫它“金米饭”。

节日期间,跳孔雀舞也是人们最喜爱的节目,傣族人把孔雀当做吉祥的象征,以跳孔雀舞来表示自己的美好愿望。

节日三天,傣族人民欢歌笑语,到处是水的世界,欢乐的海洋。

点击查看 节日大全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