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魅力茶乡之一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_十大魅力茶乡之一古丈县
文章目录: 1、十大魅力茶乡之一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2、十大魅力茶乡之一古丈县 3、十大魅力茶乡之一昭平县 4、十大魅力茶乡之一浮梁县 5、十大魅力茶乡之..
十月节,是哈尼族重要的节日,就像是汉族的春节一样,哈尼族的人们以最盛大的方式迎接节日的到来。那么就让老黄历带大家了解,哈尼族十月节,以及有趣的“打石子”活动,体会哈尼族的风土人情。
按哈尼族的历法,十月是岁首,哈尼十月年为大年。节期六天左右,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这时正是大春上场,厩中猪肥的时节,有条件的人家都杀牲,春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黄糯米饭献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着新装,亲友们互相走访;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这个节日里请媒人去说亲,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献祖过年;村里的老年人轮流着到接到订婚礼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家去探望,分享一些礼品。
十月节是哈尼族秋收后欢庆丰收的盛大节日,人们在这期间举行斗牛、摔跤、对山歌等活动。最有趣的就要数“打石子”了。
一条山沟隔开两座青山,两边山坡上的村民,正在进行一场紧张而激烈的“战斗”。他们各以一片山坡为阵地,双方都用鸟蛋大小的石子做“弹药”,勇猛地“进攻”对方。谁中的“弹”多,明年就有好运临头,“中弹”越多,象征明年丰收的果实越多。
因此“战斗”越激烈,人们越高兴,就是有人不小心被石子打破了皮,流点血,也不愿退出“战斗”,那样会遭人嘲笑的。“战斗”一结束,双双对对地约到林子里去对山歌,跳舞,尽情的欢乐。
哈尼族喜饮酒,酒节特多。如祭母节、老人节、黄饭节、命名节,祭龙节、认舅节等。逢节便有美酒。最有趣的是“阿巴多”酒与歌的恋爱宴会。“阿巴多”是哈尼青年互相表示爱慕,体现智慧、比赛烹调技术的酒节。
哈尼族文化中有一首其多列,这是哈尼族一首带着民族特色的儿童歌曲。其多列是哈尼族每个儿童都会去学,都会唱的儿歌,音乐的曲调轻盈欢快,简短易学。这样的活泼的音乐,给孩子带来快乐,美好的童年,有益他们的健康成长。
儿童歌曲《其多列》是云南哈尼族的着名民歌,通过“拣树叶”、“砍竹筒”、“衣服上的花纹多美丽”等词语,表现了哈尼儿童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活泼性格。歌曲为2/4拍,五声羽调式,全曲由两个乐句构成。旋律以do mi soi 三音为主。歌曲短小,精练,音乐形式鲜明。歌曲轻快、活
哈尼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哈尼族文化有着千年的历史。在以前,哈尼族是没有自己的文字,随着其民族文化不断成熟,它的文字也跟着出现,是一种以拉丁字母为形,民族方言为基础,形成一套专属的民族特色文字。
哈尼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同语支里有彝语、拉祜语、傈僳语、纳西语、基诺语等。哈尼语在国外,分布在缅甸、泰国境内的又称卡话,和我国西双版纳地区的哈尼话接近;老挝、越南境内的哈尼话和我国红河南岸地区的哈尼话大体相同。
哈尼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文。可分为哈雅、碧卡、豪白三个方言。自称或他称哈尼、糯美、糯比、艾罗、各活、各作、腊咪、期弟、奕车、哈欧、白那、卡别的哈尼人均操用哈雅方言中的哈尼次方言;自称阿卡或雅尼,他称爱尼的哈尼人操用哈雅方言中的雅尼次方言。
自称碧约的哈尼人操用碧卡方言中的碧约次方言;自称卡多、西摩洛的哈尼人操用碧卡方言中的卡多次方言;自称豪尼,他称布都、阿梭的哈尼人操用豪白方言中的豪尼次方言;自称白宏的哈尼人操用豪白方言中的白宏次方言。
哈尼语元音分松紧,韵母以单元音为主,没有塞音韵尾。有的方言有鼻音韵尾和鼻化韵。哈尼次方言塞音,塞擦音分清浊。而碧约、卡多两种土语的塞音和塞擦音没有浊音。音节由声母、韵母和声调构成,有些音节只有韵母和声调。声调一般为三个。句子成分的基本顺序为:主语——宾语——谓语。
您可能还会喜欢:
满族茶文化你了解有多少?
朝鲜族人的葬礼礼仪与文化
一起来看看朝鲜族秋千的传承与发展史
布依族的礼仪文化你知多少?
哈尼族是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元江和澜沧江之间的地区,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民族。在漫长的岁月中,哈尼族在一年之中形成了多个富有特色的民族传统节日,那么就让少数民族的节日资料为你介绍,哈尼族的十月年。
十月年,是哈尼族的重要节日,时间从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直至属猴日结束,历时五六天,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长,内容最丰富的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所以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要过“十月年”。节日期间,各家各户杀猪杀鸡、舂糯米粑等,祭祀天地、祖先。
十月年的起源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的一年夏历十月间,当满山樱桃花开的时候,山间出了一个大妖魔,它糟踏庄稼,吞食人畜,弄得哈尼人不得安宁。有一天,它踏倒一户人家的篱笆闯入宅院准备偷东西吃,突然看见墙边一树樱桃花喷焰吐火,赤光灼灼,吓得魂飞魄散逃出院来。
于是它又闯入另一户人家,扑向牛厩准备抓牛羊吃,主人急中生智,抓起一个铜盆甩了过去。“叮叮当当”的响声将妖魔吓跑了。晚上它又乘着夜黑摸进一户人家,主人听见“哗啦哗啦”的脚步声,就点亮火把来瞧,明晃晃的火把又把妖魔吓跑了。
妖魔此次下山,一天竟被吓了三次,于是它不敢再呆下去,从此就在哈尼山消失了。妖魔被吓跑的这天据说是属龙日,从此哈尼族就把每年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定为岁首,作为过年的日子,十月年的节日传统就此沿传下来。
十月年的习俗活动
按传统规矩,年节的每天早晚吃饭前,家家都要用小簸箕抬着一蛊酒和三个团籽送到村口倒掉,意即祭献祖宗。随即又送一些食物到同宗辈数最大的人家去,以示不忘血缘祖根。年节里,凡出嫁的姑娘都必须回娘家恭贺新禧,外甥要向舅舅讨压岁钱,娘家同宗亲属要好酒好肉款待,还要送些粑粑和煮熟的鸭蛋。
哈尼族素来好客,过年期间要请附近的其它民族上家里作客。即使是过路的陌生人也要热情款待。吃过了还要送些粑粑、腊肉让客人带走。有的地方,年节期间要举行“资乌都”活动,即欢乐幸福的酒会。各家各户将烹制好的各种美味佳肴用小簸箕端到街心,顺序摆在长长的蔑垫上,全寨人同饮共食,通街宴长达百十米,场面极为壮观。
十月年的第一天,所有的哈尼山寨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男女老少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姑娘们头上、新衣上缀满了闪闪发光的银泡、银链、银牌,走起路来叮蹈作响,既好看又好听。年节的头天拂晓,家家妇女忙着舂粑粑,做团籽面,寨子上空响彻了舂碓声。男人们忙着杀猪宰牛,烹制各种美味食品。
属龙日那天上午,有的只食团籽和粑粑,不吃早饭。有的宰杀一只大红公鸡,全家共食,表示合家团圆。中午,人们在寨子广场上架起高大的秋千,举行荡秋千活动。好斗的青年们则聚集在一起举行陀螺比赛和摔跤游戏。晚上,草坪上燃起熊熊篝火,人们围火而坐,老人们唱起本民族民歌《哈巴卡》和《根古调》,小伙子们则敲响铓锣大鼓,姑娘们跳起欢乐的“扭股舞”,男女老少载歌载舞,通宵达旦。
哈尼族文化中有个很重要的十月年,是哈尼族一个盛大且喜气洋洋的节日,相当于西方的圣诞节般。男女老少都要早起穿着崭新的民族服装,女孩子头戴银光闪闪的装饰品,尽显民族特色。节日当天,有荡秋千的活动,夜晚篝火燎天,人们围着篝火跳着舞,热闹喜庆。
十月年,是哈尼族的主要节日,哈尼语称“美首扎勒特”或“米索扎”。时间从夏历十月第一个属龙日开始,直至属猴日结束,历时五六天,是哈尼族一年中最长,内容最丰富的节日,类似汉族的春节。哈尼族以十月为岁首,所以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属龙日要过“十月年
文章目录: 1、十大魅力茶乡之一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 2、十大魅力茶乡之一古丈县 3、十大魅力茶乡之一昭平县 4、十大魅力茶乡之一浮梁县 5、十大魅力茶乡之..
文章目录: 1、哈尼族十月节 有趣的“打石子” 2、哈尼族的“天籁之音”哈尼族其多列 3、哈尼族的文化代表哈尼族文字 4、少数民族的节日资料之哈尼族的十月年..
文章目录: 1、民族特色:哈尼族焖锅酒酿制技术 2、民族音乐文化之哈尼族乐器 3、具有民族传统的特色建筑,哈尼族蘑菇房 4、元阳哈尼族梯田的生态特色 5、极..
哈尼族的丧葬习俗 人死旧行火葬,后行土葬。西双版纳等地,寨中死人,全寨停止生产,去丧家帮忙,墓地多在寨旁树林中,掘穴将尸体埋入后,不垒坟。其它地区丧事要复杂一..
各地都有巫师,汉称“龙巴头”或“龙巴”、“龙头”。 西双版纳和澜沧等地的巫师称“纠玛”,可能源于原始农村公社时期的村社首领。 以前一般一村一人,通常是从本寨最..
原始宗教是哈尼族的主要宗教信仰。 佛教和天主教、基督教也传入过哈尼族地区,但信奉者极少。 西双版纳和澜沧等地的原始宗教,主要表现为精灵崇拜。过去人们认为冥冥中..
哈尼族棕扇舞是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一种传统的特色舞蹈,流行于元江羊街乡那诺街哈尼族聚居地。 舞蹈的起源与古老的狩猎采集生活和祭祀活动有关..
哈尼族村寨多建于向阳的山腰地带,周围常有翠竹和层层梯田环绕。 西双版纳等地每个村寨都有寨门,正门一道,侧门两道,称“龙巴门”,过去被视为神圣不可侵犯,可能是原..
哈尼族的服饰 哈尼族善用蓝靛染衣服。男子多穿对襟上衣、长裤,以黑布或白布包头,老年人有戴瓜皮小帽的习惯。西双版纳和澜沧等地,上穿大襟或对襟上衣,沿襟镶两行大银..
哈尼族的饮食 主食是大米,也有以玉米、杂粮为主食。 逢年过节喜吃粑粑和糯米饭,有的地区喜用色料染黄糯米饭,墨江、普洱一带出产的紫米,柔软味香,富于营养。 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