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节气的由来和习俗_立夏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
1、立夏蛋
立夏吃蛋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在立夏吃一枚鸡蛋相当于吃一只鸡。俗话说“立夏吃蛋,热天不疰夏”,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前就会挂上煮熟的鸡鸭蛋可避免疰夏。之后大家在立夏当天就开始有吃蛋的习俗,故此被称为立夏蛋。
2、麦蚕
每年的春末夏初,麦子抽穗破肚就是制作麦蚕的时候了。上海郊县农民取麦粉和糖制成寸许长的条状食物,称麦蚕,人们吃了,谓可免“疰夏”。
3、黑米饭糕
黑米饭糕是宁波传统的立夏点心之一,是将乌树叶捣烂泡水后,用乌树叶汁泡糯米使其染色变黑,再将泡好的黑糯米加糖蒸熟后手工压制成糯米糕,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乌树叶香味。
4、立夏饭
旧时立夏节,乡间有用赤豆、黄豆、黑豆、青豆、绿豆等五色豆拌白粳米煮成“五色米饭”,称之为立夏饭。现在很多城乡部分家庭依旧保留这种古风,只是立夏饭的料改成了另外五种食物:蚕豆、大豆、竹笋、芥菜,外加酱肉或咸肉,叫五样米饭。
5、立夏茶
立夏后小满前采摘的茶叶为立夏茶。我国江西一带还有立夏饮茶的习俗,说是不饮立夏茶,会一夏苦难熬,在立夏的那一天,妇女们要聚集七家的茶叶,共同烹饮,说是立夏饮了七家茶,可以保证整个夏天不会犯困。也有的用姜枣茶来代替也是非常好,不仅健胃、排湿,还能养血补气。
6、立夏羹
“风凉软菜脚骨笋”寓意立夏吃了软菜整一个夏天都不会长痱子,再用糯米粉拌鼠曲草做成的汤丸,名“立夏羹”。这里的软菜也就是君塌菜。
7、立夏面
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立夏馍就是最有代表性的面食。
8、乌米饭
乌米饭取乌饭叶子(又名精青叶)挤汁浸糯米蒸饭而成。据说,立夏吃乌米饭,不会疰夏,能祛风败毒,乌蚊子不敢叮咬。和立夏饭有些类似。
9、三鲜
立夏尝三鲜又称为“立夏吃三鲜”或“立夏见三新”。三鲜有樱桃、枇杷、杏子,也有的说是青梅、杏子、樱桃。最好吃的杏子酱莫属了。
10、七家粥
农村在立夏有吃“七家粥”的风俗,就是务农人家左邻右舍互相赠送豆、米,和以黄糖,煮成一锅粥,叫“七家粥”,说是吃了这种粥,邻里和睦,一心去夏耕夏种。
求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古代诗人的诗句,每个节气都要.1、立春偶成
宋代: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译文
时近年终冰霜渐渐减少,春回大地草木最先知晓。眼前只觉一片生机盎然,东风吹来水面绿波荡摇。
2、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3、夏至避暑北池
唐代:韦应物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
译文
夏至这天,昼晷所测白天的时间已经到了极限,从此以后,夜晚漏壶所计的时间渐渐加长。还没来得及实施自己的计划,就已经忧虑气候的变化冷暖的交替了。
4、立秋
宋代: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明中。
译文
小乌鸦的鸣叫鸹耳,待乳鸦声散去时,只有玉色屏风空虚寂寞地立着。突然间起风了,秋风习习,吨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
睡梦中朦朦胧胧地听见外面秋风萧萧,可是醒来去找,却什么也找不到,只见落满台阶的梧桐叶,沐浴在朗朗的月光中。
5、邯郸冬至夜思家
唐代: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译文
我居住在邯郸客栈的时候正好是冬至佳节。晚上,我抱着双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我相信,家中的亲人今天会相聚到深夜,还应该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
二十四节气歌.立春梅花分外艳—全文全文: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断线,谷雨嫩茶翡翠连,立夏桑果象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育秧放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小暑风催早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立冬报喜献三瑞,小雪鹅毛片片飞。
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由于中国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即根据太阳也根据月亮的运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阳运行周期,但中国又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需要严格了解太阳运行情况,农事完全根据太阳进行,所以在历法中又加入了单独反映太阳运行周期的“二十四节气”,用作确定闰标准。
扩展资料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
中国四季最分明的地区,在黄河流域。春风浩荡,万条垂下绿丝绦;夏日炎炎,王孙公子把扇摇;秋高气爽,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冬雪皑皑,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是一种天地万物的节奏,像一首歌,也像一首诗,张弛有度,快慢有节。农作物也在这种节奏之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随之而来的农人,也跟着春耕,夏锄,秋收,冬亦藏。
食物的味道也随着节奏变化,春酸,夏苦,秋辛,冬咸。农人的心情,同样变得春酸,夏苦,秋辛,冬咸了起来。
于是,我们的哲学,也学会了在苦难中隐忍,苦尽之后,总会有甘来。付出之后,等待收获;劳累之后,懂得休息。一张一弛之间,文明绵绵不绝地走了五千年!
离开了四季的变迁,失去了大自然的节奏,人也会跟着,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彻底没了节奏。
四季给予我们的,已经足够多了。而要在四季之下,再分出二十四个节气来,到达这份精准度,也只有黄河流域有这样的条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十四节气歌
关于清明节的传说民俗二三事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此时,太阳黄经为45度,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日天的开..
1、立夏蛋立夏吃蛋能预防暑天常见的食欲不振、身倦肢软、消瘦等苦夏症状,在立夏吃一枚鸡蛋相当于吃一只鸡。俗话说“立夏吃蛋,热天不疰夏”,每年立夏之日,小孩子的胸..
1、立夏不下,小满不满,芒种不管在立夏节气的时候,如果没有下雨,而等到了小满节气的时候,降水也不多,水田中的水没满,到了芒种节气的时候就还不能正常播种的。因为..
每年的5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45°,此时,“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关于立夏,各地有很多的习俗禁忌,大师为大家总结了一下立夏时..
立夏的习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企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