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地区傈僳族的溜索(娄痕)交通工具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怒江地区傈僳族的溜索(娄痕)交通工具

怒江等边疆傈僳族地区,山势陡峭,又有怒江、独龙河、澜沧江等江河阻隔,为往来于两岸,傈僳族等各族人民创造了代替桥梁的溜索。

溜索,称“娄痕”,由数十根竹篾扭结而成,分平溜和陡溜两种。

平溜于两岸溜柱上只架溜索一根,两头高中间低,形成抛物线状。陡溜则于两岸两根溜柱上各架一根溜索,高低对倾于两岸。过江时,先将自备之溜梆扣于溜索上,用一长绳从溜梆孔中穿过,于臀部、腰间各绕一圈,最后一圈系在脖子上。溜平溜时,用双手紧握溜梆,先利用斜度溜至中间,然后手脚出力滑动到对岸。溜陡溜时,用双手紧握溜梆,用力脚蹬溜柱,纵身一跃,霎时过江,快至对岸时,随着溜索的上倾,溜梆徐徐停止,这时手脚出力,直到尽头。溜渡时可以带人,也可携物以至带牲畜过江。

除溜索外,怒江地区也有藤桥、独木舟及竹木伐。

解放后,溜索已为钢索吊桥、河桥所代替。

 

点击查看 民俗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

  • 怒江地区傈僳族的溜索(娄痕)交通工具

    怒江地区傈僳族的溜索(娄痕)交通工具 怒江等边疆傈僳族地区,山势陡峭,又有怒江、独龙河、澜沧江等江河阻隔,为往来于两岸,傈僳族等各族人民创造了代替桥梁的溜索。..

    怒江地区傈僳族的溜索(娄痕)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