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民间舞蹈,壮族扁担舞文化_落子是什么意思:汉族民间舞蹈之一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文章目录:

1、广西壮族民间舞蹈,壮族扁担舞文化
2、落子是什么意思:汉族民间舞蹈之一
3、唯美的鄂伦春族民间舞蹈文化
4、走进广西壮族,了解“那”文化
5、天津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大沽龙灯”
6、猜你喜欢:

1、广西壮族民间舞蹈,壮族扁担舞文化

壮族文化是在壮族人民生产劳动中产生,所以壮族文化独具地方特色,以及民族风情。壮族最受欢迎的舞蹈是壮族的扁担舞,虽然扁担舞是用一种劳动工具进行表演的,但扁担舞蕴含了浓郁的劳动气息,以及是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与表达。

扁担舞是一种壮族传统民间舞蹈,由打砻舞发展演变而来,一般由妇女表演。流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县的林江、地苏、安阳乡和马山县的白山、古寨、加芳乡-带。该舞在春节期间最为盛行,寄托了群众渴望来年丰收的希望。

壮族扁担舞又叫“打虏列”、“谷榔”、“打榔”(均为壮语译音),是一种群众自娱性民间舞蹈形式。特别是中、老年妇女打扁担,更为出色。打扁担时,至少四人一组,多则十人、八人扁担舞均可,在一条长板凳上互相敲击。

扁担舞最初是用一块木板,盖在舂米槽上用扁担敲打。因石槽太重,不易搬动,于是慢慢改为用长条凳。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六,村村寨寨都打扁担,但过了十六,就不打了。有的地方用竹竿代替木杆和扁担,竹竿两头还系上数枚古铜钱,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吉祥如意等,敲击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动听。

扁担舞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元宵节期间举行表演,场地是在村前的晒谷场上。表演者有四人、六人、十人、二十人不等,大多以双数的妇女为主。出场表演时,舞者每人手拿一根扁担,相对而站,围着一条长一丈多、宽一尺的木槽或板凳,舞者以口喊呼,上下左右相互打击,模拟农活中的耙田、插秧、戽水、收割、打谷、舂米等姿势动作,边打边唱边舞。

舞者时而双人对打,时而四人交叉对打,时而多人连打;有站、蹲、弓步、转身打等,轻重、强弱、快慢,此起彼伏错落有致,动作刚劲有力、优美稳健,整个舞蹈自然清新。可见扁担不仅仅是一种普通的劳动工具,同时也是舞蹈的节奏乐器。而在有些地方,不用扁担,也不用木杵,而是用竹竿,竹竿两头还系上数枚铜钱,敲打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动听。

您可能还会喜欢:

古色古香的壮族铜鼓铸造技艺

认识壮族,壮族铜鼓习俗文化

汉族男娶回族女,回族为什么不能嫁汉族

民族气息极其浓郁的撒拉族舞蹈

2、落子是什么意思:汉族民间舞蹈之一

在河北沧州地区,尤以沧县、南皮县这边流行着一种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的舞蹈,是河北省具有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舞蹈之一,属于秧歌类。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种名叫“落子”的舞蹈,希望大家喜欢。

落子,是中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俗称蹦蹦戏、落子戏,又称平腔梆子。1935年改称今名。1910年前后形成于唐山。评剧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民间歌舞蹦蹦的基础上发展而成,原来形式单调,经成兆才等艺人改革,将第三人称改为第一人称,由演员扮演剧中人。以蹦蹦音乐为基础,吸收冀东民间音乐素材,创造出行当使用的唱腔。采用全套的河北梆子乐器伴奏,故取名平腔梆子戏。

落子是一种秧歌类型的汉族民间舞蹈,内容多是表现男女爱情和人民生活的。如《茉莉花》、《放风筝》、《绣手绢》、《老妈叹》、《相思》、《探情朗》、《小天台》、《妓女悲伤》、《尼姑思凡》等。落子的表演形式,演员的增减,服装头饰的更换,完全根据人物、内容的需要而定。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的落子大都已成为由同等数量男女表演的集合舞。

落子有文武之分。文落子以歌为主,舞的成份少一些,往往把几支民歌联起来表演。在道具的配备上,是鞭、板、扇穿插配合,也有只用扇表演的。当地人民称之谓文落子或小风流。辛亥革命以后,妇女缠足开始得到解放,落子舞中男扮女装的踩寸子也开始被淘汰。

因而,落子舞的动作相应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在文落子的基础上,适当的吸收了一些戏曲中的动作和技巧,与落子舞的动作相揉合,增添了热烈、健壮、欢快、豪爽的气氛,加强了舞和武的成份,使歌的成份相应减少。在道具配备上,只用鞭、板,不用扇。当地人民称之为武落子或风秧歌。

已故的着名民间舞蹈家周树棠在继承和发展沧州落子方面有突出的贡献。周树棠从小在“落子坊”学艺,经过四十多年的磨练,自成了落子舞的一个艺术流派。他的舞蹈动律特点是,突出地刻画了女性“三道弯”的舞姿造型:头是歪的,腰是拧的,腿是曲的,线条儿美,韵味儿浓,使人感到典雅、秀美、端庄。

在舞蹈步伐上,吸收了我国古典舞和兄弟民族舞的优长。周树棠认为,民间舞不发展,不创新,就没有生命力。为了发展落子舞中的板舞和扇子花,他从各民族民间舞中,曾记下许多舞蹈语汇和舞姿动律,经过一番剖析和钻研,把许多舞蹈语言溶化到落子舞当中,进而加工整理出二十多套扇子花和板舞动作组合。这些瑰丽多彩、千姿百态的动作,增强了落子舞的表现力,发展了落子舞的传统艺术。

【结束语】落子的艺术特点是: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话。表现时生活气息浓郁,具有亲切的民间风味:它的形式也相当活泼,自由,及其擅长于表现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为群众所喜闻乐见。

您可能也喜欢:梆子是什么意思:汉族的一种打击乐器评弹的流传地:江南两岸的悠扬旋律莲花落经典唱词,赏析莲花落文化魅力中国饮食文化的优点是什么?

3、唯美的鄂伦春族民间舞蹈文化

富有民族特色的鄂伦春族民间文化你看过吗?鄂伦春族的舞蹈与熊分不开关系。他们既有与熊相爱相杀的传说,如今他们的民族舞蹈也被称为“斗熊舞”。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到鄂伦春族文化去看看鄂伦春族的舞蹈吧!

鄂伦春人与熊的传说

斗熊舞形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人们模拟黑熊在搏斗时的一种动作,较粗犷简单。二是由于鄂伦春人早期对熊的崇拜,认为熊和他们有着血缘关系。鄂伦春人对熊不能直呼其名,要叫“雅亚”“即祖父 或“太帖”“即祖母 ,有的地区又称熊为“阿玛哈”即舅舅或伯父之意 。过去对熊也有禁猎的习惯,猎人为了自卫打死熊,也要举行一套完整的风葬仪式进行祭祀。

鄂伦春人对熊的崇拜遗迹,尚有许多还保留在传说和现实生活中。如述说有一猎人被一母熊抓去,居山洞多年,并生下一只小熊,猎人想逃走,但母熊严加看守难以脱身。于是猎人生出一计:每当外出砍柴速去速回,时间长了母熊防范稍懈,猎人乘机逃至江边,自制木筏顺水而去。黄昏时,母熊返回,见猎人逃走,即带小熊顺足迹追至江边,顺水奔跑,追上猎人吼叫不止,任母熊怎样呼喊,猎人也不回头。母熊跳不上木筏,一怒之下竟将小熊撕为两半,一半扔向猎人,一半抱在怀中哭嚎许久。被撕成两半的小熊,随母者为熊,随父者就成了鄂伦春人了。

这虽然是一个传说,但过去的鄂伦春人确信他们与熊是有血缘关系的,所以在图腾崇拜全盛时期,鄂伦春人是不猎取熊的。后来随着人们宗教观念不断发展变化,尤其从饲养生畜后,鄂伦春人对禁止猎熊的习惯就逐渐放松了。所以每当人们跳起黑熊搏斗舞时,是有多种复杂思想感情的,正因为如此,该舞盛行至今。

斗熊舞的基本步伐

民间舞蹈作为传承鄂伦春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重要价值就是它以一种舞蹈的形式记录了鄂伦春人从狩猎和采集的原始生态发展、演绎的进程。鄂伦春族斗熊舞正是以这种模仿动物形态的舞蹈,弥补了鄂伦春族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斗熊舞为我们提供和印证了弥足珍贵的鄂伦春原始狩猎时代的基本生产生活形态特征,为研究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历史学、民族宗教学、人文艺术等社会学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民俗行为艺术的宝贵资料。

斗熊舞的基本步伐有拖步、搏斗士步伐等,一般为二人对舞,模拟黑熊形象。斗熊舞多与歌谣相连,舞蹈者一般不用伴奏,边歌边舞。舞曲经常以“额呼兰德”、“额乎德乎”、“介边介回”等词为衬词,同时还以“哲黑哲”、“加黑加”、“达乎达乎”之类衬词作为伴奏的节奏呼号。

斗熊舞也可由三人表演,不分性别,也不论年龄和社会地位都可以跳。舞蹈开始时三人站成品字形,其中,左右二人面对面站立,上身略向前倾斜,两膝略向前屈,两手放在膝盖上,两足跳跃不息,同时两肩和头部左右摇摆,嘴里发出“吼吼吼”的粗重声音。第三个人在旁也以同样的动作参加进去,并劝解两个正在用下巴做出袭击对方肩部的舞者,情绪高昂,动作勇健有力。

黑熊搏斗舞产生较早,流传很广泛,逊克县新鄂村、呼玛县十八站或鄂伦春族自治旗境内各猎民村都有人会跳这种舞蹈。斗熊舞是一种集体育、舞蹈、美学与童趣为一体的民间表演形式,动作既优美又稳健,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4、走进广西壮族,了解“那”文化

中国有着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代表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壮族作为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有着许多的文化节日。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壮族文化吧!

“你在哪里?”

“我在那边。”

“那边是哪边?”

“就是那边啊!”

这是几位外地游客在广西百色乡村迷路时的“抓狂通话”。“那边”,实际是当地的一个地名。不仅如此,就在离“那边”不远的地方,还有另一个地名——“那里”。这样特别的地名,让初来乍到的外地人,着实有些摸不着头脑。

在广西南宁隆安县“那”文化旅游节上,壮族同胞正在举行隆重的稻神祭。每逢“四月八”农具节,“那”文化圈的壮族同胞纷纷身着民族服装,举行祭祀、游街等活动,用歌舞表达对土地、耕牛等的敬仰感恩之情,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在壮乡广西,类似以“那”冠名的乡镇村落比比皆是。“那”是壮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壮语意为“田”和“峒”,最初指水稻田,后来泛指田地或土地。

作为传统稻作民族,千百年来,壮民族据“那”而作,依“那”而居,以“那”为本,由此形成以稻作文明为内核的“那”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可以说,几乎每个壮族同胞都有“那”文化情结。

地名里的土地情结

在稻作民族的心目中,土地是最宝贵的财富,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都以土地为转移,以农耕为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明显的表现便是依田定居,以田论人,用田取名,为田设神。

壮族的村落,多数是依山傍水,面对着田地。以田地“那”标识取地名,便顺理成章。大至县市乡镇,如那坡、那马、那陈;小至村屯弄场,如那王、那绍、那左。据不完全统计,含“那”字的地名,在广西有1200多处。

以“那”命名,依据多是“那”的特点和性质,如那翁(“翁”为壮语音译,下同),即滥泥田;那江,中间的田;那波,泉边的田;那雷,土岭的田;那达,河边的田;那六,水车灌溉的田;那楼,我们的田;那班、那曼、那板,村寨田;那马,养马的田;那昌,工匠的田;那笔,养鸭的田;那怀,养水牛的田……

为这些地方命名的人,是最先开垦这些田的壮族先人,他们约定俗成,无论在何时何处为地方、村寨命名都遵循这一法则,依据着同一模式,即以“那”为冠。

您可能还喜欢:

古老的舞蹈:畲族粑糟舞

瑶族历史的重要史料:瑶族经书

傣族最原始的文化:花腰傣

黎族既有特色又奇葩演奏:鼻箫

5、天津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大沽龙灯”

我国各地都拥有独特的当地文化特色,天津文化历史文化悠久。天津的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天津这些古老民间文化一直还在流传着,接下来就由小编我为大家总结一下天津民间舞蹈艺术文化:大沽龙虾。

大沽龙灯又称大沽舞龙,是一种源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天津地一带渔民的汉族民俗娱乐活动,最初由居住在潮音寺附近的摆渡师傅李树清受当地舞狮表演启发自编而成,后来演变为一项深受大沽口一带渔民欢迎与喜爱的娱乐节目。它的制作简单,用藤、竹、麻、木、纸、布等原料就可以了,七八个渔民用上两个半月左

点击查看 起名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