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壮族蚕丝文化_历史悠久的广西壮族铜鼓舞文化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文章目录:

1、历史悠久的壮族蚕丝文化
2、历史悠久的广西壮族铜鼓舞文化
3、历史悠久的山东的历史文化
4、历史悠久的贵州历史文化
5、历史悠久的壮族稻作文化
6、猜你喜欢:

1、历史悠久的壮族蚕丝文化

我们都知道丝绸之路的开辟,是开启东西方文化经济第一次大规模交流,使得丝绸制品闻名世界。那么丝绸是怎么来,那又跟另一个悠久历史的蚕文化挂钩。壮族人们作为历史上最早使用蚕丝品的民族之一,更是为之做出巨大贡献,在壮族文化留下深刻一笔。

中国是首先驯化和饲养桑蚕的国家,在栽桑、养蚕、缫丝、织绸上的巨大成就,不仅是对世界物质文明的伟大贡献,更不愧为精神文明的东方艺术之花。我国的蚕丝文化,既是中国文化的珍品,也是人类文明的一颗灿烂明珠。

我国蚕文化内涵丰富,融诗词、书汉、绘画为一体,集各类丝绸服饰为一堂,丰富多彩,富丽堂皇。蚕丝是我国古代服装的主要材料,其中丝绸的主要原料是蚕丝,即桑蚕结茧时吐的丝,是一种动物蛋白纤维。蚕在桑树上产卵,即蚕子;蚕子孵化出蚁蚕,蚁蚕经过桑叶饲养成熟。熟蚕开始作茧。

在壮族历史悠久的岁月中,贵港罗泊湾汉墓出土一种“峒布”,是麻织品及蚕丝品,说明远在汉代,古壮民就种麻养蚕,为服饰提供原材料。也反映了古代壮族的服饰发展,其中以蚕丝为原材料的壮锦更是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但是要将已结成茧的丝变成能织布的丝,还要经过四个步骤:混茧、剥茧、选茧、煮茧和缫丝。

混茧:根据工艺设计的要求,人们需要对不同地区生产的蚕茧按比例进行混合。这样可以扩大批量,均衡茧质,统一丝色。混茧时要求茧色、茧形基本接近,茧丝纤度不匀较小,茧丝长一般相差不大于200米。

剥茧:茧子外层的茧衣纤维细而脆弱,不能用于缫丝,必须先行剥去。为此,人们还设计了专门的剥茧机以剥去茧衣,以保证煮茧的数量准确和在后面的煮蚕过程中煮熟的均匀。剥除的茧衣量必须适当,因为剥除太多会影响出丝量,剥除的春茧茧衣量约占全茧量的2%,秋茧约占1.8%左右。

选茧:这个过程是要按照工艺设计的要求进行选茧分类,剔除原料茧中不能缫丝的下脚茧,这样用于制作丝绸的丝就都是上等好丝了。选茧分为粗选和精选两步。粗选是选出双宫茧和下茧,其余都是可供缫丝的上茧;精选则是在粗选的基础上,在上茧中选除次茧,并按茧形进行分型。

煮茧:煮茧能适当的膨润和溶解丝胶,增强茧丝的韧性,保证茧丝能连续不断地按顺序离解。煮茧是制丝过程中的一道关键工序,煮茧质量的好坏能直接影响丝的质量。

缫丝:将蚕茧抽出蚕丝就是缫丝。以前是用手抽丝,再卷绕在丝筐上;现代的缫丝一般使用机械。缫丝是制丝过程的一个主要工序。根据产品规格要求,把若干粒煮熟茧的茧丝抽出,再合并就制成生丝或柞蚕丝了。

2、历史悠久的广西壮族铜鼓舞文化

铜鼓舞是壮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到喜庆的节日,人们就会用铜鼓舞来庆贺,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之情。

那么,广西壮族铜鼓舞文化是怎样的呢?一起随小编来看看吧!

据云南马关县壮族民间传说,远古时代洪水泛滥,群妖作怪,搞得民不聊生,后来有一种两侧生翼,能转会飞的铜鼓,将妖怪一一击毙,老百姓才得安宁。从此以后人们就将铜鼓视为镇妖的圣物,渐渐操起铜鼓跳舞,以感谢铜鼓的救世之恩。由于铜鼓长期带着浓厚的神秘色彩,铜鼓舞也就被赋予预卜吉凶,祈祷幸福的寓意。久而久之,铜鼓舞就被广泛用于婚丧节庆及自娱的场合,你学我传,世代不衰。

铜鼓舞特点

动作按其形式有六七种。每种动作各有不同的舞步和节拍,风格不尽相同。铜鼓舞中的集体舞以一种固定的男女青年围成圆圈队形。其队形还有半圆形、一字形、纵形、交叉对跳、四方形等。舞步矫健有力,舞姿粗犷灵活,动作幅度大,情绪饱满。跳至高潮时鼓手还常常伴以欢快的喊和激动的呼叫,波澜起伏的情绪和动人的场面,充分体现了苗族人民豪放、朴实的民族性格,抒发了他们纯洁快乐的思想感情。

敲法

敲奏铜鼓的方法多种多样,鼓声铿锵而有节拍。皮鼓一面,摆在铜鼓中间。当铜鼓敲响,并进入节拍之后,皮鼓手从人群中跃出,双手执两根鼓槌,围着皮鼓敲打。他是这个舞蹈中的中心人物,必须按照铜鼓奏出的节拍,一边打,一边做出各种舞蹈动作。他打皮鼓的动作有正面打,侧身打,抬腿打,翻身打,转身打,有时打鼓心,有时打鼓边,有时两根鼓槌互相击打。动作变幻快速而有力,有的高难动作只有少数鼓手才能熟练掌握。

铜鼓舞在表演气势上明显的脱胎于壮族古代“三月三”对歌的传统习俗,具有活跃、谐趣及生活气息浓厚的特点。据悉,铜鼓涉及矿冶、铸造、声学、历史、艺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科技史、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您可能也喜欢:

满族的文字文化及历史介绍

民族文化:满族婚俗文化

满族的族庆之日,颁金节

别树一帜的瑶族居住文化

3、历史悠久的山东的历史文化

山东是中华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有着许多历史名人都是来自山东。“仁义、传统、伦理、人和”都代表着礼仪之邦,也被称为齐鲁大地,齐鲁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下面的山东文化为你带来历史悠久的山东历史文化,一起来看看吧。

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山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沂源猿人化石证明,早在四五十万年前,这里就是古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摇篮。山东境内考古发现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证明,距今7000年至4000年之间,生活在这里的东夷族就实现了从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乃至阶级社会的转变,有了比较发达的农牧业和手工业。在山东还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龙山陶书”;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最早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古“齐长城”;和被列为中国“2000年考古十大发现”的洛庄汉墓等。山东还是中国陶瓷和丝绸的发源地之一。

山东是中国较早有戏剧活动的地区之一。隋代齐倡名动全国,到了唐代参军戏在山东流行。可以说长期流行的歌舞百戏,俳优活动,是戏曲孕育发展所必不可缺的重要过程。宋杂剧形成后亦波及山东,金末元初产生用北曲演唱的戏曲形式即元杂剧,山东是主要流行地区之一,元人钟嗣成的《录鬼簿》和明初贾仲明的《录鬼簿续篇》中记载的山东籍戏曲作家共28人,能歌擅唱者4人。戏曲最盛之地是东平,单东平籍元曲作家就有高文秀、张时起等10人,最突出的当推高文秀,所作《黑旋风双献头》深得人民的喜爱。戏曲到明清时进入蓬勃发展时期。李开先的《宝剑记》和孔尚任的《桃花扇》成就突出。

现代戏曲剧30多种,可分为梆子腔系、弦索腔系、肘鼓子腔系和民间歌舞及说唱形成的戏曲剧种等。山东流行的梆子腔剧种,有豫剧、山东梆子、莱芜梆子、枣梆、两夹弦、东路梆子、河北梆子等多种。获得梅花奖的豫剧演员章兰、朱桂琴、李新花等还活跃在山东各地的舞台上。

弦索腔由民间流传的俗曲小令,主要有柳子戏、大弦子戏、罗子戏。号称“东柳”的柳子戏是弦索腔剧种中流传较广。肘鼓子腔,以“娘娘腔”为其主要腔调逐渐演化而成的戏曲声腔。所包含的剧种有柳琴戏、五音戏、茂腔、柳腔、灯腔、东路肘鼓子等。由说唱发展而来的戏曲剧种有:吕剧、坠剧、渔鼓戏、东路大鼓、八仙戏、蓝关戏等。

山东素称“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历史上出现过一大批至今仍然对中华文化产生着重要影响的历史名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支柱,在世界上发挥着重大影响。古代着名军事家孙武的《孙子兵法》,至今仍然是中外军界和商界推崇的经典。思想家孟子、墨子、书法家王羲之、发明和手工艺家鲁班、神医扁鹊、军事家诸葛亮以及词人李清照、辛弃疾和小说家蒲松龄等,都以其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卓越贡献而载入史册。

4、历史悠久的贵州历史文化

贵州建省的历史虽然只有短短的五百多年,但是你可能不了解的是在这块土地上发掘出的文化遗址表明了,贵州是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这里繁衍生息,可以说贵州文化就是源远流长的考古历史。

贵州是中国古人类发祥地之一,据考古发现,中国南方主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现已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有差不多都是在贵州境内发现的,这说明早在24万年前,贵州各族人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并在劳动生活中创造了贵州远古文化。

贵州建省虽然只有500多年

5、历史悠久的壮族稻作文化

中国历史上就是个农业大国,我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从而使得农业高度发展,更是以水稻为主食,其中不得不提的便是壮族了,他们是历史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同时在壮族文化中更是形成了独特的稻作文化。

 

在美丽神奇的滇东南,世代居住着勤劳淳朴的壮家人。古往今来,壮族人民由于在经济、文化上与汉族人民频繁交往,并且不断吸收汉族农业生产中的先进经验发展创新,普遍使用牛耕铁犁精耕细作种植水稻,从而形成了本民族独具特色的农耕稻作文化,并融入宗教、饮食、建筑、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成为壮族文化的精髓和主流。

壮族种植水稻历史悠久,明清各代地方志均有大量记载。由于壮族擅长种植水稻,故有的地方干脆把他们称为“水户”。在耕作技术方面,壮族的水田比附近汉族地区耕作的更为先进精细,一般实行一犁一耙,有的地区甚至两犁三耙。

绝大多数地区已使用畜肥、绿肥施田,粮食产量也比较高。云南省冠以“那(纳)”的地名近千个,细考“那”的含义,其实是壮语水田或稻田的意思,表明壮族的先民是稻作文化的创造者。文山八宝出产的“八宝贡米”,品质十分优秀,可谓誉满神州。由此可见,农耕稻作文化同壮族的历史渊源之深。

在壮族的宗教信仰中,对“竜”的图腾崇拜,根源于壮族的农耕稻作文化。因为“竜”中流出的清泉,是稻作的首要条件。“竜树”的萌发、荣、枯,传递着上天春、夏、秋、冬季节变化的物候信息,是安排水稻耕耘种植的时间表。

“竜”不仅能祛病免灾,保人健康长寿,而且是壮家儿女的幸福源泉。因而,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或三月初三都要祭竜。对“竜”的崇拜,反映着壮族人民朴素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文化观。壮族善种糯谷。

在他们的饮食文化中,尤以糯米食品最具特色。他们用红、黄、蓝、紫、绿、黑等天然植物色素加工的七彩糯米饭,不仅色彩斑斓,引人注目,而且香糯有加,十分可口。它是壮家人节日的必备品,主要用来祭神。

壮族多居住在河谷平坝临水地区,依山畔水建山寨。民居为干栏式建筑,既适应炎夏潮湿的气候环境,避免毒蛇猛兽侵害,又为农耕稻作创造条件。一般为三层,顶层储粮,中层住人,底层放置农具和饲养牲畜,以三开间或五开间为一栋,有的还建有耳房和抱厦组为一套的。

在壮族的文学艺术中,存在着大量生动具体反映农耕稻作的生活内容。在其神话体诗歌《古歌》和故事体诗歌《谷子来源》等作品中,既叙述了谷种的来源,劈山造田的辛劳,洪水干旱给农作物带来的危害,又表达了他们战胜困难,夺取丰收的坚定信念和取得胜利后的欢欣。诗句感情奔放,激昂动人。

壮族历史悠久的农耕稻作文化,已经成为壮族人民根深蒂固的生存理念。它产生的巨大凝聚力,促使着壮族人民团结奋斗,生生不息,并在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优良传统文化中大放异彩。

点击查看 起名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