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三月街风俗:起源由来、传承历史、寓意传说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三月街是云南大理白族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也是滇西北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乡土风味的物资交流集市。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在云南省大理城西苍山最高的中和峰脚下举行,为期六天。这里,平时是一片空旷的平坡。街期前,由当地党、政机关组织一个三月街临时领导机构,负责组织、规划。各地区、各部门按照规划的范围,搭建数以千计的货棚,把平坡分隔成一条条临时性的街道。

鳞次栉比的货棚上彩旗迎风招展,用青松和纸花扎成的彩色牌坊和布标十分醒目。身穿民族服装的男男女女,打着霸王鞭(用竹木制成,一般长八十厘米,分五节,每节挂数枚铜钱。节日里人们围成圆圈,在锣鼓、唢呐声中舞鞭,做各种刚健舒美的武术动作。那鞭时而像银蛇缠身,时而像金龙飞舞,当鞭不断碰击肩、腿等部位时,发出有节奏的响声)、敲着金钱鼓,边歌边舞。

云南大理三月街我国的集市贸易,各地称呼不一。

有的地方称作“市”、“墟”或“场”,云南方言则叫“街”或“街子”。三月街规模大、范围广,从大理城中的街道,穿过大理古城西门,沿着通往会场长达二三里的大路两旁,摆满了各种各样的食品和物品。

有雕刻精美的剑川木器,花纹奇丽的大理石制品和麦秸编织的草帽,苍山的竹器,洱海的弓鱼,腾冲的玉器,永胜的细陶,祥云的土锅、泥塑,宾川的蜜饯和云南著名的白药、三七以及远道而来的棕衣、棕皮,积肥撑船用的实心竹等,真是百货俱全,应有尽有。

街场中心,主要是各地区的国营商业部门、贸易公司和一些厂矿企业的产品推销处,货棚里堆满了各式各样的物品,任人选购。

紧靠街场边上,是各种药材和牲畜交易的地方。这是三月街的两大宗交易。各族人民把平时采集来的药材,拿来出售,有大理苍山上产的“雪山一枝蒿”、天麻、虫草、白药、三七、当归、党参等,也有藏族人民出售的藏红花、麝香、熊胆、鹿茸等名贵药材。每年,药材公司都要在这里收购大量的药材。牲畜以牛犊、牛和壮马为主。从青藏高原来的牛、马,个头虽然不大,但健壮、有力、耐劳,是人们最喜欢选购的品种。

三月街的最前方,立着一个七八米高的松枝牌坊,上书“大理三月街”五个醒目的大字。从这座牌坊直至街子中心,地面上和货架上也摆满了各种物品。各种民间手工艺品中,最多的要数草帽,它们大多是大理附近的农村妇女用农余时间编制的,大大小小,样式不一,轻巧大方,色泽悦目。最引人注目的是驰名中外的大理石制品,大到桌面花盆,小到杯碟器皿,造型别致,独具匠心。

街期内,表演歌舞、滇戏,耍花灯,举行赛马等活动。优美多变的白族大本曲,慷慨激昂的藏族民歌和其他民族的歌曲声、乐器演奏声,整天整夜地在三月街上空荡漾。赛马场上,骑手们的高超骑艺,不断博得各族群众的热烈喝彩。明朝旅行家徐霞客曾描写三月街赛马的盛况:“由西门出一里半,入演武场,俱结棚为市。其北为马场,千骑交集,数人骑马而驰于中,更队以见高下焉。时男女杂沓,交臂不辨。”可见其历史悠久。

三月街历史可以追溯到盛唐以大理为中心的南诏时代。当时南诏盛行佛教,三月街最初可能是佛教的讲经庙会。后来逐步演变为滇西北的民族市场。成书于明代的《自国因由》记载:“善男信女朔望会集,于三月十五日在榆城西搭棚礼拜方广经……年年三月十五日众皆聚集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即今之三月街也。”杨琼写的《滇中琐记》一书中也说:“大理有观音市,设于点苍山下阅武场中,以三月十五日集,二十日散,到期则各省商贾皆来,贸易如长安灯市。俗传观音大士以是日入大理,后人如期焚香顶礼。四方闻风各携货来,至今不改。”清代大理学者师荔扉写过一首《月街词》:乌绫帕子凤头鞋,

结队相携赶月街。

观音石畔烧香去,

元祖碑前买货来。乌绫帕子和凤头鞋,指的是白族妇女的包头和绣花鞋。观音石就是大石庵,在大理城南的观音塘。元祖碑,即元世祖平云南碑,在大理城西三月街上。可见清代三月街仍然保留着佛教庙会的色彩。直到解放前夕,大理地区的群众仍称三月街为观音街,并在街头的彩门上一直高悬着观音街的招牌。千百年来,三月街一直很繁华。

点击查看 民俗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