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郎摇鼓惊闺习俗的起源、由来历史:寓意传说

时间: 浏览:加载中...

自从有了商品,人们为了商品的尽快脱手,往往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借以招徕顾客。旧时,有些小商贩,为了货物的出售,他们声嘶力竭地吆喝、唤买,固然是招徕顾客的简便方法,但毕竟是个很吃力的笨办法。由于他们卖的都是些不便于用实物或者文字做招牌的商品,又没有固定地址,于是从实践中又创造了种种工具来代替人的声音,它起的作用是召唤顾客,它的总名叫“唤头”。

这种唤头,有召唤人来买的和召唤人来卖的两种。召唤人来买的,如卖香油(南方叫麻油)的唤头,是一面直径半尺左右的圆铜片子。这铜是铜、锡合金的响铜,不是纯铜的紫铜或纯铜,后者是发不出清脆悦耳的音响的。这种铜制的唤头名字叫“牌子”。用木槌槌击牌子稍微隆起的圆心,发出叮叮的脆响。河北有句歇后语:“卖油的敲碾底——好大牌子”。碾底即石碾子的底盘,最小的底盘直径也超过一米半,形状很像放大了的卖油者敲的牌子。

卖豆腐的用梆子做唤头,有的地方卖肉也用它。北方用木制成,南方截一段两头有节的竹筒制成。木梆子长约一尺,厚二三寸,宽有半尺。从一侧凿出深槽,因中空,所以敲起来啷啷作声。这梆子创制的年代很久远,古代巡夜的更夫用之,军队里也用它。《木兰辞》的长诗中:“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诗中的“金”指的是鸣金收军的铜锣,“柝”,就是今天的梆子。

从前卖花红线的货郎,串乡卖布的小贩,摇的唤头有个很雅的名字叫“惊闺”。因为他们多做妇女的生意,唤头一响,便惊动了闺中的妇女。“惊闺”的构造很特别,是个下边带半尺长柄的小鼓,鼓的两旁结短绳,短绳上各系一个钮扣大小的重物。小鼓上方装一面小锣,锣架在粗铁丝上,两旁也系小木球,摇起来锣鼓齐鸣,铿锵悦耳。寂寞的乡村街巷,每当货郎进村,大摇“惊闺”的音响,大有“如听仙乐耳暂明”的感受。

唤头中还有一种叫“串铃”的。用铁制成中空的圆圈。向外的一面,开一狭长的缝,内装两个小铁珠,插进两个手指,摇起来铁球在圆圈内哗啷啷啷作声。如走方郎中上街下巷行医卖药的唤头,全国南北大致相同,解放后已不多见。

还有一种铃子,铜制,如一直径三四寸的小铜锣,但比铜锣较厚,那是河北省小炉匠(锔盆碗、修破锅)的唤头。吊在担子的架上,两边有小铁锤,走起路来,铁锤自动地来回撞击铜锣,叮当乱响,以召唤顾客。

每当炎夏光临,北京街头卖酸梅汤的小摊,用两只小铜盏碰击作声,借以召唤顾客,这两只小铜盏,也便是唤头的一种。

唤卖的唤头较少,如从前北京收买破烂的打鼓担,身挑一担,一头一筐,一头敞开,一头蒙一布袱,买了较好的东西,或来路不正的东西便放在布袱下。左手持一面寸半直径的单面小鼓,用左手拇指与食指掐牢,右手用小竹片(如击扬琴用的)敲击鼓面,叭儿叭儿地脆响,召唤人们把要卖的东西,拿到街头巷尾出卖。这单面小鼓便是唤卖的唤头。现在小鼓已少见,收废品的多已改摇半尺左右直径的双面摇鼓了。

摇鼓,这是新兴行业收废品的唤头。形状如一带长柄的小扁鼓,鼓径略小予京剧乐队的班鼓。鼓面两旁缀有小槌,摇起来卜楞楞晌,声闻一二百米,小贩们走街串巷,收购碎铜烂铁、旧书旧报等废品,有时也用它召唤卖主。

后来,在这唤头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既不唤买,也不唤卖,而是小手工业者用唤头招揽生意。如剃头的拿一长铁镊子样的东西,用一细铁棒从中向外一扯,铁镊子便嗞儿嗞儿地发声。北方扎笤帚的用一大串长方铁片,呈鱼鳞状缀在一起,手执木柄一扬便乒啦乓啦作声。

还有一种铜管长喇叭,是北方磨刀人的唤头。这种磨刀人是专以磨、戗菜刀、剪刀为业的小手艺人。他们走村串巷吹这铜喇叭,发出呜呜哇哇的声音,借以招徕顾客。京剧《红灯记》中的磨刀人便是实例。

在河北城乡,卖瓦盆的小贩,用木棒敲击盆底,发出清脆的声音,借以召唤顾客,这敲击的瓦盆,既是实物招牌,又是实物唤头,它能起到招牌、唤头的双重作用。

随着社会的进步,有些风俗、习惯,也渐渐改变或消灭。如从前饭馆的掌勺大师父,每当头一个菜炒好,小油勺与大炒勺,有韵律节奏地用力敲击几下,这是向跑堂的传送信息,告诉他菜已炒好,起的作用也是唤头的作用,不过他只对内不对外。

点击查看 民俗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