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的古尔邦节怎么过?_哈萨克族春节是怎么过的?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文章目录:

1、哈萨克族的古尔邦节怎么过?
2、哈萨克族春节是怎么过的?
3、哈萨克族乐器,你知道是哪些吗
4、哈萨克族的起源与历史由来
5、哈萨克族古尔邦节 回历新年
6、猜你喜欢:

1、哈萨克族的古尔邦节怎么过?

哈萨克族的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传入哈萨克族人民之中后逐步形成的,“古尔邦”一词系阿拉伯语音译,意为“牺牲”、“献身”,俗称“献身节”。那么就来了解,哈萨克族的古尔邦节怎么过。

你可能喜欢》》古尔邦节习俗及来源

古尔邦节是按照伊斯兰教历法进行的节日,它的日期在肉孜节之后70天,称为回历的新年,也叫大节。在伊斯兰教义中相传,先知易卜拉欣梦见安拉,安拉命他宰杀自己心爱的儿子,以考验他对安拉的忠诚,对真主深信不疑的易卜拉欣惟命是从。

于是易卜拉欣将儿子带往麦加城米纳山谷,正当易卜拉欣准备执行时,深为他的虔诚与正直感动的安拉阻止了他,并派天使送来一只黑色绵羊代替。后世的伊斯兰教根据这个传说,规定每年伊斯兰教历12月10日,教徒要宰杀牲畜,祭祀安拉。

哈萨克族过古尔邦节,节前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每个家庭都要准备包尔沙克(油炸果子)、油饼和各种点心,富有的人家宰羊、宰牛或宰骆驼,待客或馈赠。节日清晨,男性穆斯林要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听阿訇讲解教义和《古兰经》。

回到家后,立即洗手,宰杀牲畜。宰羊时,传统习惯不绑羊腿,据传说,宰的这只羊是上天堂乘骑的牲畜,绑了腿就没法行走,也就上不了天堂。宰后切成大块煮,熟后放在大盘子内,客人来后,主人便当着客人的面用刀子削成片,热情地请客人吃肉,并请喝一碗肉汤。

在节日期间,男女老幼都穿上节日盛装,走亲串邻,祝贺节日。哈萨克族人民在古尔邦节还要举行赛马、叼羊、姑娘追、摔跤传统娱乐活动。

2、哈萨克族春节是怎么过的?

我国国民都是很注重传统节日的,可能因为地域差异,各地和各民族间的传统节日有些不同,但对待节日的态度都是一样的。在众多的节日的当中最隆重的应属春节了,那么,哈萨克族的春节是什么时候,他们是怎么过节的呢?一起来了解哈萨克族文化吧。

“纳吾鲁孜”来自波斯语,是“年头或元旦”的意思。也就是说按照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这个节日表明新年出街来临。纳吾鲁孜节,即哈萨克族春节,“纳吾鲁孜节”哈萨克语为“辞旧迎新”之意,按照哈萨克族的古代历法,这个节日表明新年春节来临了,哈萨克族人民将从这一天开始的月份叫做“纳吾鲁孜”。

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吃一种用小麦、小米、大米、面、盐、肉、奶子7种食品做成的“纳吾鲁孜”饭。这种饭香味扑鼻,咸淡适宜,营养丰富。人们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互相登门祝贺,主人要用亲手制作的那吾热孜饭招待客人,饭后,人们尽情欢唱、歌舞、做游戏。

在纳吾鲁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等混合煮成“库吉”(稀粥)。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抛撒“包尔沙克”、糖,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

牧民认为:“如果在太阳落山的时候放走客人,是奇耻大辱。”若有贵客,主人先将羊牵到客人面前,并伸出双手对客人说:“请允许吧。”取得客人应诺后,才将羊屠宰。如果客人谦谢,主人便反复说服客人,直到客人默许为止。十分尊贵的客人或许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

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餐后饮茶,也很讲究礼仪。当客人饮茶时,多是女主人跪坐倒茶。

为了送旧迎新,预示丰收,人们不仅吃“纳吾鲁孜”饭,还要食用珍藏过冬的马肋条灌肠、马肥肠、马碎肉灌肠、马脖肉、马盆骨包肉和其他肉类等。在这一天,人们成群结队地从一个阿乌勒到另一个阿马勒,走家串户,吃“纳吾鲁孜”饭,唱“纳吾鲁孜”歌,互相拥抱、祝贺新年。在节日期间,还要开展各种体育娱乐活动,有牧民们喜爱的绕口令、猜谜语、弹唱、对唱、摔跤等。

猜你可能也喜欢:

侗族春节习俗吃些什么?

民间工艺:德宏傣族剪纸工艺

傣族春节,傣族的过年风俗

达斡尔族的祖先,达斡尔族是谁的后裔

3、哈萨克族乐器,你知道是哪些吗

哈萨克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丰富多彩人文艺术的民族。随着民族的形成、发展,哈萨克族的民族乐器也随之诞生。先人们经过长期的创造,为我们留下了多种多样的富有特色的民族乐器和器乐演奏方式,以及大量优秀的器乐曲。本期的哈萨克族文化带你了解哈萨克的传统乐器。

冬不拉

冬不拉是哈萨克民间最流行的传统乐器。冬不拉的种类繁多大豆油是松木和桦木凿成,雕刻精细,镶嵌美观冬不拉的形式,一种音箱是三角形,哈萨克以近代大诗人阿拜命名,叫“阿拜冬不拉”,一种音箱是椭圆形,以哈萨克民间阿肯江布尔命名,叫“江布尔冬不拉”。这两种冬不拉,外形不同,音色也各有千秋。多数是两根弦,也有三根弦,弦一般用羊肠制作,现在已用尼龙缠钢丝线替代,并增加和使用了铜质品位。现在的冬不拉,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了音域,增大了音量。冬不拉一般有5、7、9个琴品,有的冬不拉有13、14个琴品,还出现了调21个琴品的冬不拉。根据冬不拉的槽面、覆手、曲首、大小、长短、所绷琴弦和缠品位数目多少以及伸缩的音域和音量的大小,有人将其定名为五种不同类型的冬不拉,即:4弦12品的最高音冬不拉称为“皮克洛”;4弦15品高音冬不拉,称为“鲁里玛”;2弦13(或14、16)品的中音冬不拉,称为“巴兹”,2弦10品低音冬不拉,称为“库拉勒巴兹”。此外还因哈萨克族历史、地域、部落、文化心理、生活习俗差异,在民间还存在其他各种形制的冬不拉,据不完全统计其品种大约有十几种。

节特根

节特根,琴身长1米左右,呈长方形,用整块木头雕凿而成,木盆状音室,类似汉民族的古琴和古筝式的卧式弹奏乐器,用马尾丝固定7根弦,弦下由7枚畜踝骨当琴码。节特根无松紧弦的琴轴,而是通过左右移动做为琴码的踝骨来调节音调高低。由于琴有精良的共鸣箱,备有较多的琴弦,所以弹奏起来音量大,音域宽,音色优美动听。

库布孜

库布孜,用整块木头雕凿制成,呈弯柄勺行,琴颈短,琴腹是大勺状,全长60-70厘米,音箱腹面张开,背面下部蒙有骆驼羔皮或羊皮。上张两根或三根用马尾或牛筋、骆驼筋制成的琴弦,琴弦和弓弦用松木胶擦拭,琴劲无指板、无品位。演奏时,两膝夹琴,一手按弦,一手用马尾弓拉奏。琴声与小提琴相仿,演奏方法较小提琴复杂。现代库布孜改进后,增加为四根琴弦,并安装有纸板和共鸣箱,拉走起来,声音细腻、深沉、典雅、柔美,富有表现力。

色布孜克

色布孜克,哈萨克语是“吹”的意思。色布孜克是哈萨克族民间艺人最常使用的一种吹奏乐器,被哈萨克人民誉为“心笛”。这种乐器类似于汉民族的竖萧,是一种竖吹木笛。原先用草原上的一种“从文依草”制成,如今发展到用松木、骨头、铜片、铁筒和钢管做原料。色布孜克长约50-70厘米不等。管开3孔、4孔或5孔。原先管外扎套羊肠细绳保护,先改用铜丝。不吹时套木塞,以保护木笛。吹走前,先吸水润湿管口,用舌头堵住关口大部,留一小口为吹孔。吹奏时发出不同音阶,同时用喉头发出持续低音,形成双声部,音量较小,音色柔和

尚库布孜

尚库布孜为哈萨克民间近代流行的一种复合拉奏乐器。此琴由铁皮制成,梨形,上面固定钢弦。演奏者手上套音手铃,拉奏钢弦。演奏时,琴弦与铃声融汇一体,形成独具特色的曲调和音响,此乐器在民间多为妇女演奏。

阿萨塔亚克

阿萨塔亚克,是握在手中摇撼发声的乐器,亦为萨满巫师跳神时所用,形同花伞,由一大一小组成,圆顶周围缀有许多小项链式的银响环,盖上雕镂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全长月1.3米。演奏时主要靠撼摇发出沙沙声,富有节奏感。故亦称摇撼杆或棍棍音。

4、哈萨克族的起源与历史由来

哈萨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历史迁徙的长河中融合了许多部落和部族,直到解放后才逐步安顿下来。那么,想知道与哈萨克族有关的由来吗?哈萨克的起源有时怎样的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解放前的哈萨克族

国外学者多认为“哈萨克”名称最早出现于15世纪初期。据民间有关白鹅的传说,认为哈萨克为“白鹅”之意。还有人把哈萨克解释为“战士”、“自由的人”。13世纪上半叶,成吉思汗把从亚洲到欧洲凡是蒙古人马蹄所到之处,分给了自己的四个儿子。长子术赤分得钦察草原,建立金帐汗国。不久,由于领户分封,造成了新的割据局面。斡鲁朵分得了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建立“白帐汗国”,并于14世纪一度强大,统一了整个金帐汗国。

与中国古代曾经统治过今伊犁河谷及伊塞克湖四周地带的古代民族乌孙(公元前2世纪~2世纪)、突厥(6世纪中叶)、葛逻禄、回鹘(10世纪~12世纪)、哈刺契丹(12世纪)、克烈、乃蛮、钦察(12世纪末~13世纪)等有渊源关系。在现代哈萨克族中间仍有一些部落保留着上述古代的名称。

历史上,哈萨克族人民曾和新疆各族人民一起为维护祖国统一,反抗沙皇俄国侵略做出过重要贡献。19世纪后半叶,沙皇俄国武力征服中亚,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西北大片领土,使大批哈萨克牧民遭受到残酷统治。哈萨克人民不畏强暴,多次起义,打击了沙皇俄国在中亚的统治。《中俄伊犁条约》签订后,沙皇俄国强迫伊犁各族人民迁移,遭到哈萨克人民的顽强抵抗。

不仅如此,在1855年火烧俄国“贸易圈”的斗争中,在1871年抵抗沙皇俄国入侵伊犁的战斗以及阿勒泰地区抗俄的斗争中,哈萨克人民均表现出了坚决反对外敌入侵的爱国主义精神。1944年~1949年,哈萨克族人民积极参加了反对国民党统治的伊犁、塔城、阿勒泰三区革命,为新疆的和平解放做出了贡献。

解放后的哈萨克族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哈萨克族人民进入了与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发展繁荣的新时代。1951年1月,甘肃省敦煌县成立了“安置流散哈族工作委员会”。1953年3月,中共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在兰州召开了“甘青新三省边境哈族头人联谊会及各族团结会”。会上讨论了划分哈萨克族牧居区域,建立民族自治政权,发展民族经济文化等问题,拟定了《甘青新边境各族代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安置边境哈族的协议意见》。

规定:甘肃以海子为中心,东至哈尔腾东端的托逊堡,西至安南坝,南至海子南端,北至燕都尔图,上述地区为哈萨克族居住和放牧区域。青海都兰方面以格尔木为中心,东至达赍,西至乌图美仁,南至古尔班崖吉,北至且如地带为哈萨克族居住放牧区。从此,甘青新边境的哈萨克人民彻底结束了长期漂泊动荡的生活,有了自己固定的居住地和放牧草场。

1952年至1953年间,经新疆省人民政府批准,被乌斯满匪帮裹挟到镇西的300户哈萨克族牧民迁回阿勒泰。从此,巴里坤的哈萨克人民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从1954年至1984年,在人民政府的帮助下,一批批哈萨克族牧民由甘肃、青海陆续迁回新疆。

1954年11月27日,伊犁哈萨克自治区在伊宁市正式宣告成立,区下设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专区,并受新疆省人民政府委托,代管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区(后改称自治州)。1955年11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有关行政区域划分的规定,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区改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

猜你可能也喜欢:

美妙绝伦的景颇族织锦文化

云南傣族服饰特点与独特之处

壮族建筑风格与特色

壮族三月三的来历,你了解吗?

5、哈萨克族古尔邦节 回历新年

古尔邦节,伊斯兰教的重要节日,又叫做“宰牲节”,是哈萨克族的大节。“古尔邦”根据阿拉伯的音译,是“奉献、牺牲”的意思。那么,就让老黄历带大家了解,哈萨克族古尔邦节吧。

哈萨克族的传统节日,古尔邦节,在肉孜节之后70天,称为回历的新年,也叫大节,比肉孜节隆重。在古尔邦节里,哈萨克族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每个家庭都要准备包尔沙克(油炸果子)、油饼和各种点心,富有的哈萨克族人家宰羊、宰牛,用以待客或馈赠。

宰羊时,传统习惯不绑羊腿,据传说,宰的这只羊是上天堂乘骑的牲畜,绑了腿就没法行走,也就上不了天堂。宰后切成大块煮,熟后放在大盘子内,客人来后,主人便当着客人的面用刀子削成片,热情地请客人吃肉,并请喝一碗肉汤。

古尔邦节“宰牲”的肉不能自家人独享,要分成三份,分别用来自家人享用,分送给亲友和救济穷人。分送“宰牲”的肉时,一般是送剔骨肉,“宰牲”的血液、骨头等要留下深埋掉。哈萨克族在古尔邦节煮肉时是一大块一大块的煮熟盛在盘子里,客人来后,主人当着客人的面削成小块或小片请客人吃,吃完肉以后,主人要请客人喝一大碗肉汤。

节日里,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走亲串邻,祝贺节日,在节日的白天,还要举行赛马、叼羊、姑娘追等富有情趣的、别具一格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晚上人们欢聚一堂,唱歌跳舞。

点击查看 起名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