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扒肉对于蒙古族的意义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手扒肉是鄂温克、鄂伦春、呼伦贝尔、蒙古草原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因为是用手抓着吃肉,故而得名手扒肉。狍兽类的肉以及羊、牛、马、骆驼等牲畜的肉均可烹制为手扒肉,但通常所指的手扒肉多指羊肉。

手扒羊肉在蒙古语中被称为“布和力麻哈”,它是存在于游牧民族的一种简便而实惠的待客方法,也是蒙古民族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手扒羊肉的做法是把挑选好的羊肉除去头、蹄、下水之外的部分切成若干块下锅,原汁白水进行清煮,不加任何调味品。

蒙民们认为,羊吃着草原上的五香草,所以羊体内的调味已然齐全,因而只用白水煮味道就会很鲜美。吃手扒肉时一只手抓着羊骨,另一只手拿蒙古刀剔下羊肉,蘸作料吃。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肉煮到半熟的程度,可以尽可能的保存动物在青草中吸收的维生素和其他营养成分,如此才能保证人们在食用后能够吸收到最为丰富的营养。

地域原因决定了手扒肉在蒙古族的地位,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促使手扒肉成为他们的日常饮食。时至今日,手扒肉也成为蒙古族人豪爽的象征,客行草原,吃一块手扒肉,喝一碗马奶酒,自是别有一番韵味。

点击查看 民俗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