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阴历七月是“鬼月”?(图文)

时间: 浏览:加载中...
从农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廿九,是传统祭祀鬼魂的“鬼月”。中国传统认为每年农历七月是“鬼月”。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七月又称作巧月、瓜月、兰秋、肇秋、新秋、首秋、相月、孟秋、初秋。来周易库了解更多有关2020年农历七月的详细内容吧。

关于鬼月的说法

据说从农历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人们在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还准备一些菜肴、酒、饭、金银衣纸之类到路口去祭祀鬼神。

道教有所谓天官、地官、水官,合称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每年都要考察人间的善恶,向上天汇报。

三官大帝分别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诞辰,这三个日子也叫三元。

七月十五日,叫中元,正值地官校籍赦罪之时,这一天,他要拿出厚厚的花名册,根据神仙、凡人、动物们的表现,勾勾画画,赦罪免刑。

民间在中元节这一天搞一些祭祀活动,拯救那些孤魂野鬼,应当与地官的赦罪有关。

地官掌管地狱之门,从七月初一这一天地官打开地狱之门,也是地狱开门之日,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所以民间要设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赦罪超度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背后的原因

中国人很早尝试用传统的阴阳五行学说解释“鬼”。

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滋生、发展和变化,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它们相生相克,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

按照这种学说,鬼属纯阴,对应同属阴的冬、寒、北。阴之气,主要为水气。按照阴阳五行学说,天地万物同类相应,纯阴之鬼应与积阴之水相一致。一年中,五行要经历始生、旺盛、终了的过程。

申是农历七月,子是农历十一月,辰是农历三月。水气,也就是阴气在农历七月萌生,到了子月即农历十一月达到极盛,到辰月即农历三月消亡。

同类相应,纯阴之鬼一年中的活动周期,就是从农历七月开始活跃至十一月达到极盛,此后又渐渐趋向平静,到三月敛藏沉寂。因此有俗言“三月七月鬼旺月”,清明、中元两大鬼节正是在农历三月和七月。

农历三月,水气也就是阴气,进入“死”的阶段,鬼活动的活跃期到此结束,纷纷入居阴宅(坟墓)歇息,所以,民间习俗认为,给祖先的冥币要及时送去,否则祖先休眠或紧闭家(墓)门,就收不到了。

而到了农历七月,水气也就是阴气进入“生”的阶段,鬼又可以出门离家活动,所以叫鬼门开。路边点火、河中放灯、提供鞋子,都是为了满足鬼出门活动的需要,以免他们连基本的需求都得不到,无法出行而在原地为非作歹。因为鬼门初开,群鬼纷出,一时会出现“鬼乱窜”的局面。

此时,由于鬼刚刚经历夏天巳、午、未3个月活动受限制、无法出外觅食的墓居煎熬,早已是饥肠辘辘,为饿鬼施食就成为要事。又由于此时鬼可以自由外出活动,祭祀祖先就可不必上墓,只要把祖先的鬼魂“接”到后代子孙的家中,祖先之灵便可饱餐祭品,收受冥币。这也就是为何在民间习俗里,清明要上坟,而中元则可在家祭祀的原因。

上面说到祭祀/送冥币这样的事情,所以不论是哪个鬼月,其实最终讲究的是我们的“不忘先祖”。所以佛教里也会说七月是“孝顺月”,因为清明节/中元节都是用来祭祀我们的祖先/家人,尤其我们这辈人,祖先经历二战的惨烈/瘟疫/饥饿,我们更加应该记住祖先曾经的苦难,以一颗感恩缅怀之心过当下的日子。这种感恩之心在五行中会转化为一种能量,让人在水气(鬼气)最旺的两个月里,能够驱邪避煞。

从这个角度来说,祖先在这样两个月里给我们传承下来清明节/中元节这样两个节日,就是这个道理了。

而现代人在清明节还好,中元节很少再过了,所以在七月份,由于五行变换,难免会遇到一些能量场的冲击和不和。这时候,适当采用一些辟邪化煞的方法也是可取的。

我们该如何对待鬼魂及鬼月的禁忌

鬼月期间,不贪财好色,保持恭敬心,不慌不乱,不招惹是非,便不会有任何麻烦。即使见到了些什么,也不要指指点点,尽量不要点破,恭敬地让开就好。

鬼神的事情,你可以不信,但尽量不要冒犯,因为无论你信与不信,他们都在那里,只是你还没有机缘见到而已,慈悲无量。
点击查看 周易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