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新米节的来历与风俗_基诺族禁忌与忌讳

时间: 浏览:加载中...

文章目录:

1、基诺族新米节的来历与风俗
2、基诺族禁忌与忌讳
3、独具特色的基诺族传统风俗文化
4、基诺族茶叶,基诺族与普洱茶的传说
5、盘点:基诺族的风俗习惯文化
6、猜你喜欢:

1、基诺族新米节的来历与风俗

农民最开心的事莫过于丰收了。当经过自己辛苦劳作的农作物到了丰收的时节,这是他们最大的安慰。基诺族人民为庆祝丰收,特地举行“吃新米”仪式,也就是他们的新米节。新米节又称“好希早”,是基诺族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基诺族文化的一部分,现在随小编来了解下基诺族新米节的来历以及风俗吧。

基诺族的新米节,由来已久。相传在很久以前,居于深山的基诺族过着以狩猎采集为主的原始生活。一天,一条狗衔着一包谷种,来到基诺寨,一位老人见此狗来历不凡,便把它收养起来,并把谷种撒在山地上,这样经过年复一年的培育繁殖,旱谷越来越多。从此基诺人学会了种旱谷,也吃上了米饭。

新米节没有统一的日期,各家各户在每年旱谷成熟的一个月内,由家长选定一吉日。这天,全家老幼黎明即起,打扫卫生,备办新米饭和菜肴,待日上三竿,由家长依自家种的地块,将菜饭分成若干份,到地里去祭谷,并吃顿午饭,直到夕阳西下才赶回家。入夜,邀请亲友共进晚餐,同庆新谷登场之喜。

好希早又称阿希早,在农历八、九月的虎日举行。主要含义是庆丰收,为基诺族民间传统节日。“好希早”是基诺语音译,意为“吃新米”或“尝新”。节期在稻谷刚熟时的虎日。节前各家男主人聚会于村寨长老“卓巴”(又称“老火头”)、“卓生”(汉称“老菩萨”)家或公房里共商过节与祭祀事宜。开始过节时,长老家先祭谷魂,尝新米饭,次日各家才开始过。

祭谷魂的第一步“谷魂”:一人背着装有几只鸡的笼子,走向田野,采些花插在鸡笼上,然后拿出一个装有银手镯和银币的细篾盒子边摇边唱,一路不许回头,走到贫路口便放一把插有鲜花的稻草。回到家就杀鸡宰猪,将其头挂于谷仓门上,便是“祭谷魂”。

祭谷魂之后,派两个人到自家稻田里去掐些成熟饱满的谷穗回来舂新米。在家长房内煮新米饭,全家人围在火塘边观察甑子里的蒸汽先从哪个方向冒出来。这是一种原始的“占卜”。蒸汽向东,预示子孙兴旺;向南,预兆明年丰收。向西,打猎必获;向北,子女欠安,人畜晦气,日后要多加小心。

新米饭做好后,还要用一只熟鸡和一碗米饭供祭谷魂、祖先亡灵及铁匠鬼,主祭者诵诗祈求人寿年丰,六畜兴旺。各家尝新时,要请长老来吃,点到为止。亲戚也要应邀来尝新,实在不能来的,主人第二天得送去一包新米饭与一块鸡肉。“好希早”基本上是以家庭为单位过的节。现在祭祀活动渐少,以庆丰收的内容为主。

2、基诺族禁忌与忌讳

基诺族自称“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基诺族是个古老的民族,风俗习惯和其他民族不同。所有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都会有禁忌。那么,在基诺族文化中有哪些禁忌呢?不妨来看下。

煮麂子头时须在妇女睡觉后进行,产妇不能吃用铜、铁锅鱼的饭。祭过寨神的食物,必须在村、社长门前煮食。祭山神的食物一定要在野外煮食,不准拿进寨。

在民间有食鸡肉可以治病之说。婴儿满月,其父要闭门烤一只小鸡独食,当天父亲不准讲话,认为这样可为小儿消灾免祸。

结婚的当天,

3、独具特色的基诺族传统风俗文化

基诺族位于我国云南,他们有着独特的传统文化。基诺族风景秀美,有着丰富的资源,没个少数名族都有着属于自己名族特有的风俗,而这些风俗也是经过不断的传承在存留至今。那么,你知道基诺族的传统文化风俗是什么吗?下面的基诺族文化为您解答。

基诺是本民族的自称,过去史籍文献记载中汉译为“攸乐”。基诺族人全部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州的一座大山上,根据其生活习惯、节日习俗、服饰装饰、族源和历史沿革等各方面的情况,于1979年经过民族识别,由国务院批准公布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是我国认定的第五十五个少数民族。

关于基诺族的来源,没有文字记载。基诺族人尊奉诸葛亮,传说是诸葛亮南征部队的一部分人,是从普洱、墨江甚至更远的北方迁来的,经过世代的繁衍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还尚未形成一个定型的阶级社会,基本上还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向阶级社会过渡的农村公社阶段。新中国成立后,基诺族人直接进入到社会主义,彻底改变了刀耕火种、刻竹记事、以物易物和祭鬼治病的落后面貌。如今,基诺族自己的干部、大学生、医生、商人和农业科技人员都已成长起来了。

基诺族待客真诚,在民间一直保留“生分熟吃”的习俗,即捕获到猎物之后,凡是见到捕获者的人,生时都可分一份,熟时都可去吃,直到吃完为止。饮酒也是如此,只要客人不放杯,主人一定要奉陪到底。在民间一直保留以酒代罚之习,凡违反了村规寨法或做错了事的人,一般要罚其10碗酒,重者要罚当事人两头猪、百余斤大米和几十斤酒,请全村老少共餐一顿。过去基诺族有过成年礼之俗。孩子过成年礼时,要膘牛,牛肉用芭蕉叶包好,分送给寨子里的各家各户,以示庆贺。

基诺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原始宗教,但对祖先的崇拜居主要地位。传统节日以过年为重,具体时间由各村寨自定,但多在农历腊月间进行。过年或祭祀时,家家都要宰杀畜禽置酒备肉,以传统的剽牛活动最为隆重。届时由几个小伙子持刀先砍牛脚,而后割下牛臀部一块肉祭祀,余下的牛肉大家分食,与此同时还要用牛瘦肉、皮、血、苦胆、蒜、辣子、酸笋、槟榔、绿叶、酒做一种名为“克勒刹”的凉菜,与3只鸟和飞鼠干巴等组成礼物,送给邻近村寨的寨王家,并顺颂赞美之词。

剽牛后各家的家长都要到长老(家族长)家祭祖过年,长老要设宴款待,按规定入席。祭祀活动还有烧地祭、尝新节和吃谷魂,每次祭祀一般都要杀猪、宰狗。狩猎祭要按猎获物的大小、凶猛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祭视的规模也根据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所有猎物必须在祭祀后才能食用。

基诺族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崇拜自然,崇拜祖先,相信万物有灵。过年或祭祀时,家家都要宰杀畜禽置酒备肉,以传统的剽牛活动最为隆重。祭祀活动还有烧地祭、尝新节和吃谷魂,每次祭祀一般都要杀猪、宰狗。狩猎祭要按猎获物的大小、凶猛程度分为三个等级,祭祀的规模也根据等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所有猎物必须在祭祀后才能食用。

太阳鼓是基诺族最神圣的祭器和乐器,每个村寨一般有两面,即公鼓和母鼓。基诺族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村寨的象征,认为它能保佑全寨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平时将其供放在卓巴和卓生(地位仅次于卓巴的另一长老)家里,任何人均不得随意触摸、敲击。只有卓巴宣布过年时和过年跳大鼓舞时,以及某些特定的场合才能敲击。

4、基诺族茶叶,基诺族与普洱茶的传说

云南普洱茶闻名世界,基诺山是一个著名的产茶区,驰名中外的普饵茶就是当地的特产,民间多喜喝老叶茶,喝茶时一般都将老叶揉炒后放入茶罐加水煮至汤浓方饮。基诺族人还有一种特别的吃茶方式,就是凉拌茶,现在我们一起走进基诺族文化,了解大山里的基诺族茶叶,以及普洱茶的那些传说。

基诺族史诗《麻黑和麻妞》关于茶最早的描述是:传说古代白天出7个太阳,夜里出7个月亮,七天七夜后植物被晒死,火焰升腾变成乌云,接着大雨倾盆,淹没了大地与人类。世上只有麻黑、麻妞兄妹得到创世女神“阿嫫腰白”指点,带着茶籽、棉籽等躲进大鼓内,漂到攸乐山,兄妹种茶植棉繁育后代,形成了今天的基诺族。

《阿嫫腰白两次创世说》关于茶的描述是:阿嫫腰白造好天地、分好民族,准备为各民族分地,但基诺族路远未来,亲自去请,基诺族胆小不肯去,阿嫫腰白生气扭头就走,走到孔明山的时候,想到基诺族无土地生活会很苦,就抓了一把茶籽向后一撒,撒在曼卡和龙帕的土地上,所以曼卡和龙帕的茶叶特别多。

《诸葛亮南征“丢落”说》关于茶的描述是:一部分士兵因贪睡而被“丢落”在这里,后来这些人虽然追上了孔明,但不再被收留,为了这些落伍者的生存,孔明赐以茶籽,命其好好种茶,还叫照他帽子的样式建盖房屋。因此,基诺族也将孔明尊称为茶祖。他们的建筑建盖得像“孔明帽”,世代就居住在“孔明帽”里。他们尊奉诸葛孔明,甚至在祭神时也呼喊孔明老爹。

5、盘点:基诺族的风俗习惯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它包括了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基诺族在悠久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自己丰富的、多彩的文化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和风俗。饮食、语言、建筑等各方面的风俗习惯是基诺族文化的重要一部分。那么,就随小编来了解下吧。

语言

基诺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无文字,过去多靠刻竹木记事。基诺族相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尊奉诸葛孔明。

食俗

基诺族聚居于中国南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其附近地区。基诺族主要从事农业,种茶历史悠久,有著名的普洱茶。

基诺族喜吃野菜、喜吃酸、辣味,制作多以煮、包烧、舂为主,而且喜欢用竹筒和芭蕉叶当锅烧饭菜。

基诺族习惯于日食三餐,以大米为日常主食,杂以玉米、瓜豆等。基诺族食用大米很讲究,要吃好米,新米,陈仓米多用来喂养家畜或做烤酒。玉米则侧重于吃青。早餐通常把糯米饭用手捏成团吃,午餐多把米饭用芭蕉叶包好带到地里随时加盐和辣椒食用。晚餐除主食米饭外,还备有一些菜肴,家庭饲养的畜禽只在婚丧礼祭时才能宰杀。

逢年过节和喜庆盛会时还要吃“剁生”,即用生肉末拌上盐巴、辣子、姜末、薄荷、韭菜等佐料,用手捏匀,直到把肉捏成白色像熟的一样才进食。

基诺人习惯于将猎获的松鼠肉挂在竹楼里火塘边上,用烟火熏烤成肉干,使之常年不坏,食用时切片烹汤,其味鲜而不腻。

基诺族最喜欢吃的菜有酸酉奄鱼。做法是将鲜鱼去鳞洗净,拌上辣子、盐巴与热的米饭,装进竹筒里,用芭蕉叶蒙在筒口,扎紧,待酉奄熟后即食,这种菜有特殊的酸味,味美可口,是佐饭佳肴。

蚂蚁蛋也是基诺族喜欢的营养佳肴。农历三、四、五月间把蚂蚁包砍开,用篾箩接着,一个较大的蚂蚁包获蛋七、八市斤,蚂蚁蛋一般有筷子头那样大小,似蜂儿的样子,营养丰富,可以煮吃、炒吃、蒸吃、放在火塘里烧吃,或放上盐巴、辣子舂细加水做成汤喝。

建筑

基诺族住房一般为干栏式竹楼,茅草覆顶,多是一个小家庭住一竹楼,包括一个父系家庭的全部成员。房屋因经济条件规模各有不同:单身汉、寡妇或较贫穷者多为一层的平房或小柱子的楼房,房屋较窄小;富裕人家多建大柱子的楼房,房屋间架较高,宽敞舒适。人住竹楼上,楼下养牲畜及堆放杂物。房屋一般建在较平坦、背风、距水源近,便于饲养猪鸡牲畜,便于打扫卫生的地方。

点击查看 起名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