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香包(香囊荷包):发展历史、制作技艺、工艺特点、艺术价值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庆阳香包绣制是甘肃省庆阳市的汉族传统手工艺品。香包,古名香囊,又叫荷包,庆阳当地俗称“绌绌”“绌儿”“耍活”。

庆阳汉族民间一直沿袭着巧女贤妇制作香包比手工,端午节赠送、佩戴香包祛邪纳福的传统习惯。作为庆阳地区端午节古老的汉族民俗物品,寄托了汉族劳动人民一种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

庆阳香包是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兼容的纯手工艺制品,构型简单质朴,按制作技艺分有“绌绌”类、线盘类、立体刺绣类、平面刺绣类四大类型。按照剪纸的图样,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各种各样的图案,然后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棉、香料,就做成一种小巧玲珑、精致漂亮的刺绣品。绣饰多以人类童年时期的多神崇拜和原始图腾为主题,以远古历史纹饰为主要内容,以装饰功用为目的,兼以观赏和佩戴,式样以香包为主,有挂片、衣袖、桌裙、褂子、枕顶等多种类型。庆阳香包构型简单质朴,但不失美观和多样。刺绣粗拙敦厚,有浮雕和蛮荒韵味,给人以原始生命的壮美感。原始生态文化味浓。庆阳位于黄河流域,是华夏民族最早繁衍生息的地方,远古文化积淀深厚,很多香包中渗透着巫神文化和古代阴阳平衡的哲学观念。

庆阳香包刺绣手法多变,表现手法奇异多样。不讲透视,不求比例;不讲形象,只求神似;夸张变形,突出头身。各种动物香包,或大头小身、有头无尾,或有头无足、有头有身无腿,或身长蹄短,以爪代腿等。造型五花八门,千姿百态,既是庆阳妇女世世代代对原始、传统手工技能的承袭,又是个人技能和智慧的再现。托物言志,祛邪祈福,是庆阳民俗文化的永久主题。它不从物质生活着眼,而从意念出发,采用意象手法夸张造型,幻化姿态,多变视点,随意创作。以比喻象征的手法,托物言志则是庆阳香包的主要表现手法。

庆阳香包以其古拙质朴、富有原始文化遗存和手法奇特而区别于国内其他香包,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国内外专家的一致赞誉和肯定,著名民俗学家靳之林题词赞誉“正宁香包,全国第一”。

点击查看 民俗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