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忌讳什么,修行人的忌讳(下)_戒律
学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你随随便便拿串佛珠口中呢喃几句就算的,学佛有许许多多的条条框框,每个学佛的人都必须遵守,这其中也有一些忌讳需要大家明白,不要知规犯规..
修行之人内心一定要时刻保持清净,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精进下去,这是佛陀说的,这也是修行的真谛,现在有些修行人内心充满着畏惧,做事蹑手蹑脚,顾虑太多,最后修行不成,生活也不成,所以我们修行之人一定不能心存畏惧,而这畏惧有四种,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吧。
不能畏惧生活
修行人不能畏惧生活,为什么?因为你如果整日为生活发愁,那么你内心就会有后顾之忧,就不难真正修出清净的心,所以佛教之中才会让修行人的生活尽可能的简单,只要能够维持就行,最主要还是把多余时间全部都花在修行上面,这样才能给自己的修行带来保证。
不能畏惧恶名
所谓畏惧恶名,其实就是害怕别人议论自己,害怕自己被人评论,害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进而诽谤,害怕自己到头来获得了不好的名声。内心越是如此想,那么就越容易生出委屈和烦恼,这是阻碍我们修行的邪魔,一定不能畏惧。
不能畏惧过失
害怕自己有过失,怕别人不理解而埋怨自己,因而在为众生做事或度人时畏首畏尾,顾虑重重,不敢大胆地行菩萨道。甚至躲在家里不愿与众生接触,怕自己粘上什么是非。这样的修行并非真修行,真修行的人必须在生活中磨炼自性。在与众生交往之中,错误是难免的,是很正常的。
不能畏惧困难
修行虽然很困难,但只要用心那就称不上困难,但有的人却觉得学佛很艰巨,非一般人能够做到,觉得只有那些慧根充足的人才能修成,觉得自己不适合修行。其实佛陀曾经说过“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所以如果你自暴自弃,遇到困难就退出的话,那么是绝对无法成佛的,只要坚持,那就还有希望,所以一定不能畏惧困难,你只要有低头的念头生出,那么你就可能因此被击倒了。
阅读推荐:念佛为什么还会做出魔事 三种不能希求 四种不能修行之人
楞严经的四种决定清明有什么作用和好处? 这在楞严经里就有说明【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注释】“心迹圆明”:“心迹”,心所行之迹,即心相、心行。对于自己的心行,圆满明了,亦即是“明心号菩萨”的“明心”。
“悲欣交集”:有两层意思:一、悲过去迷、欣现在悟。二、悲众生迷,欣己已悟。“大悲世尊”:“大悲”,佛之悲心无尽,及悲心平等,故称大悲。
“我今已悟成佛法门”:已经悟了速至佛地的修行法门。“得无疑惑”:无疑、无惑,得决定信、解。
“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未得度”,系指未证实际,未完全度了,亦即无明未尽。“先度人者”,先思度他人,令他人出生死,舍己利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这就犹如地藏菩萨;以地藏菩萨之大愿心,系一切菩萨之根本,故居大乘四大菩萨“愿、悲、智、行”之首。一切菩萨修大乘道者,莫不从“大愿门”入。今阿难亦如是。这正显阿难实是大权示现,乘愿再来,非实二乘。
“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人若为邪师,其所说之法即为邪法,因此人法俱邪,此乃末世之徵。其数甚多,如恒河沙,因而赤以乱朱。“欲摄其心入三摩地”:“摄”,收摄。以末法时期中,人乱、法乱、事乱、境乱,行者心亦乱,无一不乱。若欲入三摩地,不先收摄其乱心,离于一切乱源,而欲修正行,即不可能。
“安立道场,远诸魔事”:“道场”,修道之场所。安立道场须一切如法,不得胡乱、虚妄从事,若能如法安立,方能感得金刚护法菩萨、诸天八部护持,而能远离魔事。又,“安”者,清净也,以清净故得安道场;“立”者,不动也,以不动故得立道场。“于菩提心得无退屈”:“菩提心”,大菩提心。“退”,指退菩提心而堕为凡夫、外道。“屈”,指屈大菩提心而为二乘。须知,退屈菩提心,即是菩萨最大之魔事。以菩萨之所以为菩萨,完全是依其大菩提心、大菩提愿,而得名为菩萨;一切菩萨从初发心,乃至成佛,都是乘此大菩提愿心之力,乃得成就六度四摄、利安无量众生之妙行;是故菩萨若退此心,即其一切所修,皆失其据,不但失落菩萨之实,亦失菩萨之名,不复得名为菩萨,以其已退堕为凡夫、外道、二乘故。是故《大智度论》说:“退堕二乘为菩萨魔事。”以菩萨若堕二乘,如二乘人之但求自度,不思度他,即断如来种性,而魔大欢喜,故是菩萨魔事。又,菩萨若退堕凡夫、外道,因而不再以大菩萨为事,而贪著、求取世间之名、利、五欲等境,此即堕于凡夫境界。若菩萨舍大菩提,贪著追求外道境界,或摄受外道种种邪见、恶知见,并转而教人,即是堕于外道境界。如此,菩萨若堕凡、外二种境界,即断法身、慧命,不再堪任住持佛法,而成魔眷属,因此魔之势力增长故,魔大欢喜。而末法时期,佛法行人竞相追逐、依从种种二乘、外道、凡夫境界,而不自知,其数无量,兹可叹也。
【义贯】“阿难整”理“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如来,于自“心”所行之“迹圆”满“明”彻,“悲”迷“欣”悟之二情“交集,欲”利“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了必当“成佛”之修行“法门”,于“是”法门“中”之“修行”已“得无疑”无“惑”,决定信解。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完全“得度,先”思“度人”,令人出生死“者”,如是舍己利他者是“菩萨”之“发心;自觉已圆”满,而且“能觉他者”,为“如来应世。我虽”尚“未度”了,而“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鱼目混珠,其伪难辨,佛弟子之真修行人“欲”收“摄其心”离于内外乱缘,而“入三摩地,云何令其”依正法而如法“安立”修行之“道场”,因而能“远”离“诸魔事”之惑乱,留难?且“于”大“菩提心得无退”为凡外,亦不“屈”成二乘?
【诠论】此章经中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读者大德于此须注意,此经文是说:“自未得度”,而非说“自不修行”。当今之世,有一等人,即于此经义有此误解,因而自不修行,光教他修,而侈言他是“自未得度,而先度他”,即成虚妄,亦成大我慢。又,此“自未得度”,如前所说,是指无明尚未断尽,不是指毫无自度之能。再者,更进一步说,诸大菩萨于自己之修行,实皆已足自度,然却“不证实际”,尚留最后一分无明,作为“润生无明”,以方便现于六道度生,如地藏菩萨等。故其“自未得度”,实为示现,并非力有不逮。
关于阿难在此章中,代众生请法:如何安立道场,即是请问修行的依据。安立道场有两个方面:一者有相道场,二者无相道场。有相道场即硬体之设备、环境等,亦即是“事道场”。无相道场即“理道场”,亦即行者心中所须具备之法、理、善根等条件。而二者之中,以无相之理道场更是重要,为修道之首要条件,因此如来在下面即先开示无相道场之安立,此即:行者应依如来“四种清净明诲”而安立其道场。“理道场”得安立已,次当安立“事道场”。有一种人常爱说:“我不著相”或说“我习禅,故我不执著这些外表”。因此,于其修行之处,毫不讲求,亦不整理,于是胡乱随处打坐,亦毫无殷重之心;既不庄严道场,亦不求其清净。如此根本是不看重其修行,并且是以轻忽之心来修行,这样便成轻慢于法。如是修行,不但难有成就,且易遭魔事,乃至不但修道不成,而且还惹得一身是病,或得身病、或成心病,乃至癫狂、痴呆、或入于邪魔外道。因此修行者若能谦冲其心,调伏我慢,如法修行,这点非常重要。换言之,这是修行的“游戏规则”,你要玩,就要照着游戏规则来,否则即“没得玩”!【尔时世尊于大众中称赞阿难:“善哉!善哉!如汝所问,安立道场,救护众生末劫沉溺,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唯然奉教。】
【注释】“善哉,善哉”:称两次善哉有二义:一是赞其发利他之心;二是赞其请安立道场法。
“末劫沉溺”:于末劫时沉沦陷溺。【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毘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注释】“毘奈耶”:即是戒律,亦即律藏。原义为善治,即能治淫、怒、痴;又是调伏义,即能调伏身、语、意三业。
“三决定义”:“三”,即三学。三学之决定义,义即:修行必定要依戒、定、慧三学去修,这种决定、不可改易的。“摄心为戒”:摄心不乱为佛戒。
“因戒生定”:摄心久了,寂然不动,故能生定。“因定发慧”:定心成就,心离杂染,本明渐发,故能发慧。
“三无漏学”:“漏”,烦恼。三种达于寂灭烦恼之学。【诠释】
请注意,佛在此对戒的定义非常特殊。因为一般对“戒”的阐释都是说“制身口”,或“摄身口”;而佛在此却说是“摄心”!一般而言,“摄心”不乱应该是“定”;又,摄心亦是“禅”义(“摄心为禅”)。而在此,佛却说“摄心”则是令恶心不起,不造恶业,故此“摄心为戒”乃为“心戒”,并非小乘戒、或在家居士之身口戒,而是菩萨大士之戒,是为心地戒、菩萨戒、佛戒——其戒在心,在于“根本”,不在“枝末”;以若戒身口,则是枝末之戒;戒心,是则戒其根本。世尊看到我们迷得太久、太深,因而生起怜悯之心,帮助我们觉悟,教导我们修行。「因修万行,果圆万德」,因众生之根性无量,所以佛为众生演说无量法门,顺众生之根性教学,众生修学才容易成就。一切法门之中,第一方便、稳当、容易的,无过于念佛法门。本经教我们念佛,至心称名,与《无量寿经》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无二无别。若众生不能接受念佛法门,对其有疑惑,佛则再开其他方便法门。
为何念佛法门是第一方便法门?佛说:世出世间一切法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又说:「一切法从心想生」,说尽了宇宙间万事万法之理。心能现相,相起变化乃心之作用,此心即是识心,也就是念头。所以,佛教导我们念佛,念佛就作佛。《无量寿经》中又说,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念阿弥陀佛就成阿弥陀佛。明白此理,才会肯定念阿弥陀佛是第一,念念都是阿弥陀佛才是真正念佛人。
念佛法门是道共戒,圆满具足一切戒律,所以不会犯戒、破戒。得禅定是定共戒。定共戒不如道共戒,道共戒不如念佛所具足的圆满清净戒律。因为,念佛是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此乃真正大圆满。
佛教导我们修学念佛法门,要至心称名、念诵。念诵就是读诵大乘,而以读诵《无量寿经》为第一。隋唐古大德说,一切经最后都归结《华严经》,《华严经》归结《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归结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归结第十八愿,即「十念必生愿」。现在有人提倡本愿念佛,本愿特别著重在第十八愿。完全依照第十八愿念佛,能否往生?果能遵行,决定得生净土。
有人认为:「既然临终十念、一念都能往生,平常就可以不必恪守戒律,反正临终时念佛还能往生。」话虽没错,但临终时有把握念佛吗?头脑能清醒吗?我们仔细观察,一些人临命终时业障现前,一句佛号也听不进;甚至一听到佛号就生烦恼。这是我亲眼所见。一生念佛,到临命终时贪生怕死,不能放下,不愿念佛,例子太多太多了。所以,本愿念佛在理上讲没问题,事上就太难了!临终往生是要具足善根、福德、因缘才行。古大德真是慈悲至极,劝勉我们不可存侥幸之心,否则最后必定落空。提倡本愿念佛,舍弃戒行,此论似乎有理,事实上是完全错解佛的本意,是在走险道!「愿解如来真实义」,谈何容易!是故,我们惟有脚踏实地、认真努力地修学,临终往生才有把握。
世界上有鬼存在么? 世界上没有鬼,对于“鬼”的定义,某些宗教迷信认为人死后,会有灵魂,也就是“鬼”。单这一点目前没有被科学依据证实,科学家一致认为世界上的鬼都是人们臆想出来的,鬼魂只存在人们的大脑中。在这一方面,科学家也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鬼”是不存在的,而“闹鬼”都是由环境和心理作用导致的。学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你随随便便拿串佛珠口中呢喃几句就算的,学佛有许许多多的条条框框,每个学佛的人都必须遵守,这其中也有一些忌讳需要大家明白,不要知规犯规..
学佛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是你随随便便拿串佛珠口中呢喃几句就算的,学佛有许许多多的条条框框,每个学佛的人都必须遵守,这其中也有一些忌讳需要大家明白,不要知规犯规..
修行是很枯燥艰苦的事,所以一开始你很难获得快乐,但不会一直持续如此,佛说要欢喜的去修行,把修行当成一种兴趣一种爱好来看,这样你再怎么枯燥再怎么无趣,也一定能够..
修行是很枯燥艰苦的事,所以一开始你很难获得快乐,但不会一直持续如此,佛说要欢喜的去修行,把修行当成一种兴趣一种爱好来看,这样你再怎么枯燥再怎么无趣,也一定能够..
佛说“一沙一世界”,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世间任何一种东西都拥有让人成佛的机缘,在不同的世界里面感悟,最终汇合到自身,对于水而言也是如此,在佛教之中,就有法师曾..
佛说“一沙一世界”,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世间任何一种东西都拥有让人成佛的机缘,在不同的世界里面感悟,最终汇合到自身,对于水而言也是如此,在佛教之中,就有法师曾..
佛说“一沙一世界”,这句话就告诉了我们,世间任何一种东西都拥有让人成佛的机缘,在不同的世界里面感悟,最终汇合到自身,对于水而言也是如此,在佛教之中,就有法师曾..
人生在世,总会有那么一些事物格外在乎,例如财富、名利、权势、美色等等。这些都是凡夫无法躲避的存在,不过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讲,这都是佛教里面五戒规定的东西,是注定..
人生在世,总会有那么一些事物格外在乎,例如财富、名利、权势、美色等等。这些都是凡夫无法躲避的存在,不过对于我们修行人来讲,这都是佛教里面五戒规定的东西,是注定..
修行之人内心一定要时刻保持清净,这样才能让自己不断精进下去,这是佛陀说的,这也是修行的真谛,现在有些修行人内心充满着畏惧,做事蹑手蹑脚,顾虑太多,最后修行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