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霜降是农历的几月初几_霜降

时间: 浏览:加载中...

2019年霜降是农历的几月初几:农历九月廿六日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是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秋天到冬天的过度,俗话说“霜降杀百草”,霜降过后,植物渐渐失去生机,大地一片萧索。每年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霜降节气。“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是霜降的主要特征。

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意思是说,霜降之后,豺等动物开始为过冬储备食物;草木枯黄,落叶飘零;冬眠的蜇虫垂下头来,准备在洞穴中过冬。

2019年霜降是农历的几月初几

霜是大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和物体上凝华而产生的白色晶体。有霜表示地面最低温度已在o℃以下,作物就可能遭受冻害。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这是一年霜期的开始。我国地域广阔而地形复杂,各地初霜日期差异很大。

总结就是北方早,南方晚,西部早,东部晚。东北平原在9月下旬出现初霜,个别年份在9月上旬或8月下旬出现初霜;华北平原10月见初霜;黄河流域在霜降节前后出现初霜;江淮和江南地区11月中旬至12月初出现初霜;南岭以南很少有霜。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东部的称多县和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盟南部的清水河,年平均霜日达245.6天。

立春、惊蛰、清明、白露小暑、寒露、处暑、雨水、春分、谷雨、芒种、大暑、大雪、霜降是今年的几月几日?

立春、惊蛰、清明、白露小暑、寒露、处暑、雨水、春分、谷雨、芒种、大暑、大雪、霜降2019年的日期如下:

立春:2月4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惊蛰:3月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清明:4月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白露:9月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小暑:7月7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寒露:10月8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处暑:8月23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雨水:2月19日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春分:3月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谷雨:4月20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芒种:6月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大暑:7月23日,正值中伏前后。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大雪:12月7日。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霜降:10月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24节气不是按照农历排的吗,为什么霜降总是在十月23号 中国古代利用土圭实测日晷,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日至”(又称日长至、长至、冬,日影最短为“日短至”(又称短至、夏至)。在春秋两季各有一天的昼夜时间长短相等,便定为“春分”和“秋分”。在商朝时只有四个节气,到了周朝时发展到了八个,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太阳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节气和12个中气,相间。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相对固定的,上半年的节气在6日,中气在21日,下半年的节气在8日,中气在23日,二者前差1~2日。 24节气不是按照农历排的吗,为什么霜降总是在十月23号d a的啊??? 24是节气是中国农历的补充历但是中国农历不是单纯阴历,而是阴阳历,是把月亮和太阳的运行周期相结合的一种历其中每个月的天数是按月相来编,而24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老祖宗聪明啊!十润七年的方法,使月亮和太阳的运行周期相协调统一。大多数十九周岁那年,阴历生日和阳历生日与出生那年是一样的同一天。
点击查看 周易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