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的婚姻与生育习俗:恋爱方式(丢包、卖鸡肉)

时间: 浏览:加载中...

婚姻

解放前,婚姻有等级限制,今天已经打破。傣族社会是一夫一妻制。青年男女有恋爱自由,傣语叫“约骚”,当地汉语称为“串姑娘”。赶街、做赕、纺线、舂米、嫁娶及节庆活动都是青年们谈情说爱的机会。

恋爱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种是天黑后姑娘在竹楼外点灯纺线,小伙子就可以登门求爱;

一种是丢包,节日时用绣花包传递爱情;还有一种是卖鸡肉,姑娘将煮熟的鸡拿到市上专“卖”给称心如意的小伙子。

订婚虽然不由父母包办,但却讲财礼,遇到男方出不起财礼时,一对情人可能演一场“抢婚”的喜闹剧。傣族普遍实行从妻居的“上门婚”,即新郎一定要到女方家住一段时间,一般是三年。传统的婚礼要举行隆重的拴线仪式,由长者把洁白的棉线拴在新婚夫妻的手腕上。

过去,傣族社会有着对偶婚残余,即离异比较容易,如女子提出离婚,只要村寨头人同意,妻子送丈夫一对蜡条,丈夫带上自己物品回父母家就算关系断绝。如果从夫居,妻子带自己物品回娘家,丈夫若不接妻回来,也算离了婚。

在德宏地区有一种比较原始的离婚手续,如男方主动提出离婚,需约亲邻头人,将一块刻上缺口的木头当众交给女方,算是断绝关系的“休书”。

缺口多少代表不同内容。

三个缺口表示一刀两断。

如果只一个缺口,意味男方保留着要女方赔偿结婚聘金的权力。女方不再嫁,则不赔偿;若改嫁,则由新夫赔偿聘金。近年来,傣族社会恋爱和婚姻习俗有很大的改变,新式婚礼已屡见不鲜。夫妻关系也日渐稳固。

生育

傣族在生育方面,没有重男轻女的陋习。历史上,有过产翁之俗,妇女生孩子三天后便下地劳动,由其丈夫在家“坐月子”。还要装出一副真生孩子的样子,要人伺候。现在这种习俗已完全消失了。

 

点击查看 民俗 更多内容

猜你喜欢